一、外骨骼機器人大火
爬十幾層樓不費力,戶外登山如履平地,老年人也能健步如飛……隨著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加速發展,“血肉苦弱,機械飛升”的賽博幻想正在加速照進現實。
近日,杭州程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程天科技”)旗下消費級外骨骼機器人品牌Ascentiz,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發起了一個外骨骼機器人眾籌項目,先后吸引了2000多人支持,兩個月不到籌得資金超2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10萬元)。

Ascentiz外骨骼機器人眾籌超200萬美元 圖源:Ascentiz
細看產品頁,Ascentiz此次眾籌將“世界上第一款模塊化外骨骼”視為最大賣點重點宣傳,而其核心模塊是配有可支持10小時續航電池的多功能腰帶,適配各種腰圍,同時支持靈活配置工具。
對于發力部位的助力,Ascentiz提供了兩個模塊選擇,其中髖部模塊眾籌單價599美元(含腰帶);膝部模塊眾籌單價699美元(含腰帶);如果想要整套購入(腰帶+髖部+膝部),售價則為1098?美元。

Ascentiz多功能腰帶+髖部模塊 圖源:Ascentiz
雖然產品價格不低,但根據官方說法,Ascentiz髖部模塊能幫助消費者省力35%,膝部模塊可省力40%,簡直是戶外運動的最強輔助,也難怪有人戲稱外骨骼機器人為“登山神器”、“戶外戰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Kickstarter眾籌首秀斬獲海外用戶千萬訂單,程天科技產品此前還榮獲美國國際設計大獎賽IDA銀獎,真正地走出國門。
客觀來看,程天科技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離不開公司創始人王天對機器人領域的長期深耕和執著追求。
作為一名理工學霸,王天早在高中時期就立下宏偉目標——打造一款屬于自己的生化機器人。懷揣著這份熱情,他進入哈爾濱工程大學后,便主動加入學校仿生機器人實驗室,投身科研一線。在碩博連讀期間,他發表了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獲得多項專利,妥妥的“工學大佬”。
出身醫學世家的背景,加上在工學領域的深耕,讓王天早早明確了創業方向:借助機器人前沿技術,幫助失能、弱能人群重獲行動能力與尊嚴。
2017年,王天在杭州正式成立程天科技,公司聚焦于智能理療機器人領域,陸續推出多款面向失能老人與殘障人士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隨著消費市場需求的變化,程天科技審時度勢,果斷開辟第二增長曲線,將業務版圖拓展至面向C端的消費級藍海。

創始人王天 圖源:程天科技
憑借扎實的研發積累,程天成功構筑起技術壁壘,商業化進程不斷提速。今年3月,公司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據了解,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具身智能外骨骼技術的持續研發與迭代,以及加速海內外市場布局。
二、C端市場正在爆發
不得不說,程天科技從醫療端拓展至消費端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當前,消費級外骨骼機器人正以可穿戴的形態,融入日常生活更多場景。
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就出現了神奇的一幕,場內300余名志愿者全部穿戴中國電科21所外骨骼機器人,長時間站立和行走完全不見疲態,依然神采奕奕。

志愿者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圖源:奔流新聞
這正是外骨骼機器人的價值所在。它不僅能應用于登山、徒步等戶外場景,也能滿足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輔助需求,是未來“人體增強”科技發展的一個大方向。
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外骨骼市場規模估計為4.9833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2.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6.27%,其中針對下肢的外骨骼機器人在收入份額上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2024年市場規模接近5億 圖源:Grand View Research
為適應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國內專注于外骨骼機器人的廠商數量正快速增長,在這一過程中,輕量化、性價比與便捷性逐漸成為行業競爭的核心要素。
今年9月,北京動思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Dnsys推出了一款面向戶外徒步場景的外骨骼產品“Dnsys Z1”,這也是全球首款針對膝關節的外骨骼設備。該產品在眾籌階段表現亮眼,共獲得超過1959名支持者,眾籌總額高達23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65.82萬元),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認可度。

眾籌234萬美元 圖源:Kickstarter
總而言之,不管是程天科技Ascentiz,還是動思創新Dnsys,都是國產外骨骼機器人品牌以硬核技術打破行業壁壘的鮮活例證。未來隨著更多實力廠商的入局,技術持續迭代升級,全球外骨骼機器人賽道必將迎來更強勁的“中國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