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幸籌備重回美國上市
強者,總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對于瑞幸咖啡,這種勇氣顯然已經具備。近日,在2025年廈門企業家日大會上,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公開透露,瑞幸咖啡正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推動重回美國主板上市進程。

瑞幸籌備重回美國主板上市?圖源:廈門工商聯
他還表示,如果瑞幸成功二次赴美上市,那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事件。據界面新聞消息,瑞幸咖啡對此已經作出回應,表示將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對于重返主板上市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公司現階段的首要任務是踐行業務戰略、聚焦發展。
要說瑞幸上市,其歷程之曲折應該算是“史無前例”。2017年,瑞幸咖啡在廈門成立,憑借瘋狂補貼和快速開店,兩年內就把估值干到40億美元。于是,瑞幸意氣風發地登陸納斯達克,于2019年5月成功掛牌上市,創下全球最快IPO紀錄。

瑞幸登陸納斯達克?圖源:新浪財經
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1月,做空機構渾水發布報告指控瑞幸財務造假,認為瑞幸是一個“基本盤破產的公司”。同年4月,瑞幸承認通過虛構交易、虛假發票等手段夸大財報,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虛增銷售額22億元,虛增成本費用13.4億元。
消息一出,瑞幸股價單日即暴跌80%,市值蒸發超300億元。到6月,瑞幸便被強制從納斯達克退市,轉入場外交易。也是這一年,瑞幸咖啡管理層大換血,原股東和團隊全面退出,新控股股東和新管理團隊接手,重新打造業務戰略和發展模式。
據瑞幸咖啡最新財報,今年二季度,公司總凈收入為123.59億元,同比增長47.1%;GAAP營業利潤達17.00億元,同比增長61.8%;營業利潤率提升至13.8%,GMV則為141.79億元。總體上,保持著較快增速。

瑞幸二季度財報?圖源:瑞幸咖啡
另外,CEO郭謹一還透露,瑞幸咖啡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全球門店數量近3萬家。預計2025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超500億元。
顯然,這一系列數據就是瑞幸重振旗鼓,重回美國主板上市的勇氣所在。眼下,不論結果如何,瑞幸這股沖勁確實值得刮目相看。
二、出海步伐加快
其實,瑞幸咖啡發展到現在,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市場,都已積累了不少經驗。而在國外,隨著瑞幸在新興市場布局逐漸穩固,試驗得到顯著成果,其全球化布局必然加快。
今年4月的財報會議上,郭謹一就表示,未來瑞幸將采用靈活、本土化定制模式,穩步拓展海外業務。實際上,這種模式就是瑞幸在探索東南亞市場的進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2023年,瑞幸登陸新加坡,開出海外首店。當時瑞幸的計劃是,以新加坡作為海外擴張的試驗場,在未來3-5年內,再以新加坡為海外總部,逐步發展至周邊國家和區域市場。

瑞幸新加坡首家門店?圖源:Reddit
今年,瑞幸又宣布進入馬來西亞,探索大加盟模式,由總部控制供應鏈和營銷決策,本地加盟商負責運營。據去年底,瑞幸與馬來西亞上市公司大資工業(Hextar)簽訂的經營協議,預計未來2-3年內,雙方將合作在馬來西亞開出200家門店。

瑞幸進軍馬來西亞?圖源:momentum.asia
東南亞業務穩定后,瑞幸便開始沖擊更大的市場。6月底,瑞幸在美國市場開出首批門店,兩家店分別坐落于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755號和第六大道800號。前者鄰近紐約大學,后者緊鄰帝國大廈和大型百貨商場,都是人流大、消費強的地方。而且,第六大道門店離星巴克門店也不遠,可以說是“貼臉競爭”。

瑞幸紐約百老匯門店?圖源:Instagram
截至今年二季度,瑞幸海外門店總數達到89家,其中新加坡自營門店63家、美國自營門店2家、馬來西亞加盟門店24家。雖然總體上,海外規模還遠比不上國內市場規模,但瑞幸出海瞄準中高端市場,注重提升品牌調性,如此策略下,擴張速度較慢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和國內市場相比,海外市場挑戰或許要更加艱巨。正如郭謹一所說:“在世界咖啡市場,中國是撿錢的市場,海外是搶錢的市場。”在此背景下,瑞幸要想在海外復刻一個“瑞幸”,硬剛星巴克,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