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公告,自3月1日起,優化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根據公告,為了豐富百姓消費選擇,此次清單優化,增加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機、視頻游戲設備、高爾夫球用具、番茄汁等29項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商品。同時,根據近年我國稅則稅目變化情況調整了部分商品的稅則號列,根據監管要求調整優化了部分清單商品備注。
豐富國內市場供給
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2016年4月,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制定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并發布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明確允許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范圍及相應監管要求。之后經過多次調整,商品稅目數量不斷增加,類別更加豐富。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優化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增加了新的品種,擴大了新的業務空間。如增加滑雪用具,符合我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我國消費升級。冰雪運動方面中國是后來者,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發展冰雪產業一方面要靠相關的國內設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進口,兩者相輔相成。“我們不必等著國內冰雪產業發展起來再開放市場,通過進口可以進一步地加速市場發展,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此次納入清單的都是近年來消費需求比較旺盛的商品,百姓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這些商品有望更加方便、實惠。這不僅有利于豐富國內市場供給,也有利于促進各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說,這也使得以前通過海淘的方式進口的假冒偽劣商品的生存空間更小。
天貓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新增類目的跨境消費需求非常大,新政下平臺將持續加速招商,引入滑雪、戶外小眾運動等海外新品牌,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有關專家表示,不斷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有助于推動我國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迅猛。據海關統計,我國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同時,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也需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進一步優化。去年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我國宣布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提出,挖掘消費品進口潛力。進一步調整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擴大進口類別,更好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細化相關商品備注
多方推進蓬勃發展
此次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調整,還細化了涉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稅目的備注。根據公告,可能涉及瀕危物種的商品,如果能提供相關證明來確定該商品是非瀕危物種,就可以正常進口,比如含有人工養殖人參成分的化妝品等。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體現了對涉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的商品更精準化的監管。
白明解釋說,瀕危物種千差萬別,清單很難列舉齊全或者與時俱進,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都不能夠完全判斷準確,提供證明這種方式更有效,這也便利了相關商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鄭伊表示,調整涉及瀕危物種相關備注,也是在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要求,體現了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的嚴肅性。對于瀕危野生動植物我們國家之前簽署了相關的國際公約,此次調整事實上也是對公約相關義務的一個細化和落實。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中國市場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推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業態快速發展。如今年2月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大范圍,新設綜合試驗區繼續開展先行先試,并適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等政策措施,這有利于激發外貿主體活力,提升外貿運行效率,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產業數字化和貿易數字化融合。
對于未來進一步推進跨境電商新業態蓬勃發展,白明表示,一方面,要做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一步完善“兩平臺六體系”。當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達到132個。另一方面是完善跨境電商網絡,特別是海外倉網絡,并將跨境電商與國內的電商網絡相互對接,跨境電商走向“最后一公里”,即把國內電商產業的多樣性與跨境電商的差異性結合得更加緊密,讓更多的老百姓有機會參與跨境電商。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