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模增長
受到全球電商市場的帶動,印度電商市場也逐漸展現出了不容忽視的增長潛力。
近日,一份來自數據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最新研究指出,得益于互聯網普及率和的提高和消費者網購習慣的日漸養成,印度電商市場如今正在快速發展著。數據顯示,2024年印度電商市場的規模將同比增長23.8%,達到驚人的12.2萬億印度盧比(約合1473 億美元)。
印度電商市場規模增長 圖源:GlobalData
未來幾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還將繼續發展,預計2024—28年期間這一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會接近20%(18.7%)。到2028年,印度電商市場的規模有望增長到24.1萬億印度盧比(約合2923億美元)。屆時,印度的電商用戶滲透率和電商用戶數量也都會達到一個新高峰。
據GlobalData的分析師表示,印度電商市場之所以能出現這種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數字支付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消費者在線購物活動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印度電商市場的發展,印度快消品市場也被賦能、進而爆發出了增長潛力。根據消費者情報公司尼爾森智庫的數據,今年7—9月期間印度快消品行業的價值同比增長了5.7%。
印度快消品市場增長 圖源:IBEF
2.巨頭紛紛加碼
看到印度電商市場的發展潛力,許多對商機嗅覺無比敏銳的巨頭們也紛紛加碼這一市場,在物流建設、在線支付、用戶服務等方面有不少舉措。
首先是沃爾瑪旗下的印度本土電商巨頭Flipkart,今年年初,該巨頭瞄準快商務賽道,宣布要推出一項名為“Flipkart Minutes”的快速送貨服務,在10—15分鐘內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以優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到了9月,為了迎接下半年重量級的The Big Billion Day大促,該巨頭還在印度各大主要城市新開設了11個配送中心,以確保旺季物流的及時交付。
Flipkart在印度開設11個新配送中心 圖源:Projects Today
然后是亞馬遜,盡管目前該巨頭仍未在印度市場實現盈利,但它依然非常重視印度的電商業務。今年8月,亞馬遜宣布將在印度市場推出一個在線支付應用程序“Amazon Pay”,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使用這一在線支付功能下單購買商品。之后10月,亞馬遜還一舉下調了印度多個品類的賣家銷售傭金,降幅基本在3%—12%,以減輕賣家的運營壓力,并促使他們讓一部分利給消費者。
亞馬遜加碼在線支付業務 圖源:Business Today
還有近來發展勢頭不錯的Meesho,今年年初它開始嚴查產品質量,下架了眾多低評分商品。前段時間為了備戰大促,它還宣布要招攬高達85萬名季節性員工,以填補電商旺季物流運力的不足,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
可以預見的是,今后一眾電商平臺還將繼續發力印度市場。或許在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場,我們能看到印度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這對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或許也意味著一些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