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個小檔口賣汽配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汽車出海越刮越猛,同時也為汽配出口帶來了機遇。
江西小伙陳亮正是靠著這陣風口,從廣州一家小檔口老板,逆襲成為年銷上億的汽配大賣。
“汽配件市場很大,一個零部件是怎么造出來的,涉及很多設備,還有技術、營銷。”十幾年前陳亮還在外企負責汽配與工業品原材料采購的時候就已經敏銳察覺到汽配市場的商機,于是他放棄了這份40萬年薪的工作,帶著手上的供應鏈和客戶資源開始創業。
陳亮照片 圖源:賣家
2012年,陳亮來到廣州當地汽配城,從一名年訂單額700萬左右的中間商做起,慢慢盤下了屬于自己的小檔口,那時候陳亮一年銷售額就已經多達1000萬元。
2019年可以說是陳亮事業的轉折點,他不僅將辦公場地換到了寫字樓里,而且還重新梳理銷售邏輯,把線下生意全面搬到線上。隨著新冠疫情爆,陳亮的跨境電商業務也邁入正軌。
陳亮公司 圖源:賣家
據陳亮透露,在2020年到2024年短短四年的時間里,其公司產品通過阿里國際站賣到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年外銷規模也從當初的1000萬膨脹到約1.7億元的體量。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對中國汽配產業以及自身業務的信心,2025年,陳亮立下了銷售額3.6億的目標,他對公司長期發展也十分看好:“不僅要做到10億元的規模,還要在全球開出7家公司,把企業做到上市。”
二、汽配出海越來越卷
在陳亮等優秀企業家的帶動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出海生意越做越大。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8月期間,我國汽車零配件出口金額約為4384.06億遠,同比增長7.9%。
汽配出口熱度不減,不少企業也在加班加點趕訂單,央視財經報道的浙江一家汽配企業在同時開啟6條生產線的情況下,訂單都能排到2025年2月,“每天的上班時間也比原來多了3-5小時。”
汽車零配件出口訂單大增 圖源:央視財經
不過,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廠商的汽配產品出口也意味著賣家之間的競爭蔓延到了海外市場,報價多了,客戶的選擇自然也更多,在這一情況下,沒有足夠競爭優勢的賣家注定要面臨訂單流失的困境。
“大家都沖向海外,所以海外也開始卷了,受此影響,今年我們海外業務比往年下降20%左右。”某老牌汽車零部件公司表示。
面對行業“外卷”的問題,賣家要想不掉隊,除了利用價格策略、服務質量、產品創新等方式維護老客戶外,還可以聚焦新興市場,努力開拓新客戶,尋找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比如,近年來隨著非洲經濟加速發展,非洲中產的購車能力穩步提高,汽車維修和更換零部件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數據顯示,目前以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等國主導的非洲汽配市場需求年增長率高達11%,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5億美元。
非洲汽配市場加速發展 圖源: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
總而言之,汽配出口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要想從中脫穎而出,賣家就得雙管齊下,盤活存量的同時做優增量,推動出海業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