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政府正式敲定一項新的電動汽車政策,旨在推動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與變革。根據新政策,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被允許以15%的優惠關稅進口價格為3.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該優惠政策有效期長達五年。
不過,企業若想享受這一優惠關稅并非毫無門檻。企業需在印度投資4.86億美元用于制造電動汽車,才有資格以較低的關稅進口。并且,每年最多僅可進口8000輛。在本土化方面,企業需要在3年內使汽車的本地含量達到25%,并在5年內實現50%的電動汽車本土化。
印度政府出臺此項政策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從產業發展角度看,印度期望借此促進電動汽車本土化生產,減少對進口零部件的依賴,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本土電動汽車制造產業體系。當下,印度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盡管印度計劃到2025年實現電動車零部件50%本土化,然而現實數據卻不容樂觀,電池本土化率僅12%,電機控制器8%依賴中國。即便比亞迪、名爵等中企通過合資模式進入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但印度自研的電機效率比中國低15%,續航里程也難以突破300公里。
印度政府此次政策調整,一方面為國際電動汽車企業進入印度市場打開了一扇門,有望引入先進技術和資本,提升印度電動汽車產業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本土化要求,激勵本土企業加大研發和生產投入,促進產業的自主創新與升級。不過,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可能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本土企業可能會擔憂外資進入帶來的競爭沖擊,同時如何確保外資企業切實履行本土化生產和投資承諾,也將考驗印度政府的政策執行與監管能力。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制方案。百運網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