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特朗普發起的這場無聊又傲慢的“關稅鬧劇”,沒人看得下去,就連昔日盟友馬斯克,也不得不站出來喊停。
消息顯示,近日,剛剛卸任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馬斯克和現任美國總體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隔空展開了一場激烈罵戰,這標志著這對曾經的盟友關系徹底破裂,而距離2024年7月二者達成合作,僅過去不到一年時間。
具體來說,馬斯克和特朗普之所以會“反目成仇”,是因為特朗普力推的一項稅改法案《一個大而美的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也被稱為“美麗大法案”)。
據了解,該法案本質上是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延續了2017年減稅政策,預計十年內減稅規模達4.5萬億,而為了彌補財政缺口,特朗普將削減福利支出,并預計通過關稅獲得3000億美元年增收。
馬斯克和特朗普因美麗大法案起沖突 圖源:FingerLakes
對此,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反對法案的實施,稱特朗普此次稅改方案“荒謬可笑、讓人作嘔”,并指責其將使美國財政赤字增加2.5萬億美元,他對這一決策已經“忍無可忍”。
隨后,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就馬斯克的態度做出回應,表示這是一份大而美的法案,特朗普團隊會堅持到底。而特朗普本人則將矛盾進一步升級,不僅威脅終止馬斯克相關企業的補貼和合同,同時還發文稱馬斯克此前已了解過美麗大法案,且對此沒有異議,直到發現撤銷電動汽車“強制令”后才提出反對。特朗普稱他要求馬斯克離開,結果“他就徹底瘋了”。
這話一說出口,算是點燃了馬斯克的怒火。在看到特朗普的貼文后,馬斯克迅速做出反擊:“都是謊言,這項法案一次也沒有給我看過,而且是在深夜迅速通過的!速度如此之快,國會沒有任何一個人審閱過。”
馬斯克反駁特朗普 圖源:X
值得一提的是,在撕破臉后,馬斯克還直言特朗普關稅政策將導致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衰退,并在一則支持彈劾特朗普的貼文中回復“是的”。
不過,相較于關稅和稅收法案問題,這場罵戰已經產生了第一個受害者——特斯拉。當地時間6月5日,也就是馬斯克與特朗普矛盾公開化后不久,由馬斯克任首席執行官的電動汽車汽車特斯拉當日收盤股價大跌14.26%,市值相較于開盤蒸發了約1500億美元(超一萬億人民幣),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特斯拉股價大跌 圖源:騰訊微證券
二、一場影響全美的關稅風暴
事實上,自特朗普上臺后,馬斯克帶領的特斯拉公司就風波不斷。
數據顯示,2025年至今,特斯拉股票價格累計下跌近30%,遠低于去年12月18日創下的488.54美元的盤中高點。這一頹勢不僅源于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還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的直接影響。
首先是關稅帶來的供應鏈成本,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擬對美國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件加征25%新關稅,這對于特斯拉來說無疑是噩耗,畢竟該公司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一臺發動機在最終裝車前,可能都需要在美加、美墨邊境往返七八次。
美國對汽車進口加征25%關稅 圖源:whitecase
此外,特斯拉首席財務官瓦伊巴夫·塔內賈還坦言,各大市場可能實施的關稅反制措施,也會影響特斯拉的業務和盈利能力。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的股價暴跌只是一個小小縮影,從本土跨境平臺到傳統制造商,越來越多美國企業被特朗普關稅逼著走鋼絲,在成本、利潤和市場的拉扯之中搖搖欲墜。
在此情況下,降本增效便成為大多數企業的救命良藥,由此引發的漲價潮,正向美國消費市場的多個領域蔓延:美國最大的食品雜貨商沃爾瑪在Q1凈利潤下滑12%之后,不顧特朗普警告,宣布上調大部分商品價格;科技巨頭微軟也宣布對Xbox主機、游戲及配件實施調價;美國玩具行業龍頭美泰將部分芭比娃娃售價提高43%;奢侈品牌愛馬仕也宣布對美國市場提價……
沃爾瑪計劃漲價 圖源:Money Watch
盡管特朗普自信地將關稅作為重塑貿易秩序的“戰略標桿”,但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當前美國經濟的實際數據狠狠打了他的臉。
美國稅務基金會測算顯示,2025年新增關稅將使每個美國家庭多繳納1200美元。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數據則指出,在生活成本壓力影響下,美國消費者信心放緩,4月份消費信心已降至13年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消費者消費信心降至低點 圖源:Finimize
總而言之,美國這場關稅鬧劇持續不到三個月,就給美國本土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如此大的沖擊,可謂自食惡果。如今美國本土反對關稅的聲音四起,就連特朗普的盟友馬斯克也與其分道揚鑣,可見這一被精心包裝的謊言終究會被真相擊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