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銷幾十億
事實證明,再小眾的賽道,也總有人能闖出一片天地。
來自福建廈門的奧佳華集團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其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至上個世紀。整整快30年的時間里,奧佳華集團都深耕于健康產業,主打按摩椅、按摩器具。如今,其年營收已穩居數十億行列。財報顯示,2024年,奧佳華集團營收超48億元,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近70%。
奧佳華美國官網?圖源:ogawa
回顧奧佳華的起家歷程,儼然也是一部中國外貿變遷史。1996年,創始人鄒劍寒在廈門成立了蒙發利,這是奧佳華集團的前身。在成立的頭一個十年里,蒙發利主要以代工為生,生產的按摩工具,通過海外經銷商或海外品牌銷往世界各地。
雖然自主性不強,但生意越做越紅火,到2008年時,蒙發利出口額就突破1億美元大關。彼時,蒙發利也深受資本市場青睞,并于2011年,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按摩器具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按最新行情,其市值已達44億元。
奧佳華市值44億人民幣 圖源:Google Finance
但隨著業務規模持續擴大,蒙發利也愈發認識到,要突破下一個增長瓶頸,就必須發展自己的品牌陣營。
為了迅速打開海外知名度,蒙發利選擇先通過并購大品牌建立根基。2013年,蒙發利收購馬來西亞知名健康品牌奧佳華;2015年收購中國臺灣按摩椅品牌FUJI;2016年收購德國上市醫療健康企業MEDISANA;2017年,蒙發利正式更名為奧佳華智能健康科技集團。
進入第三個十年,奧佳華全球化戰略全面深入,國內工廠升級改造,海外工廠持續擴建。截至目前,奧佳華已在全球擁有8大生產基地,1200+門店或專柜網點,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及地區。
奧佳華全球布局?圖源:ogawa
不過,隨著國際貿易環境持續動蕩,奧佳華也遭遇了不少挑戰。自2022年營收達到近80億元后,奧佳華業績便連年下滑,縮水幅度近40%。這意味著,未來奧佳華的一切努力,不止為著獲得更多新增長,更為找回巔峰狀態。
對此,奧佳華也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提高研發投入,在鞏固歐美和亞洲成熟市場的同時,積極布局“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不斷強化高端品牌形象與用戶忠誠度,優化全球供應鏈管理,把奧佳華打造成更具影響力的健康品牌。
二、健康需求旺盛
盡管奧佳華這樣的巨頭也面臨著增長挑戰,但其實往細了看,健康這個品類前景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健康是人的基本追求。
比如之前,TikTok掀起一股小型按摩儀熱潮,一款電動頸部按摩儀30天熱銷6.45萬件;一款足部按摩儀周銷超4700件,周銷售額26.9萬美元。在更廣泛的市場里,國產品牌SKG頸椎按摩儀單品銷量破600萬,連馬斯克母親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分享。
TikTok足部按摩儀爆火 圖源:Shoplus
這些產品雖未撐起一個年營收幾十億的行業巨頭,但分散在各個商家手里,就像是把一張按摩椅拆分成各個小的部件,不僅降低了商家入行門檻,還能精準觸達用戶痛點,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就指出,由于工作壓力增加,加上久坐不動,人們對放松和緩解疼痛工具的需求隨之增加。2024年全球按摩設備市場規模估計為113.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88.4億美元,這其中,北美市場發展較為成熟,占據全球市場主導地位,收入占比達39.8%。
按摩設備市場持續增長?圖源:Grand View Research
除了緩解疼痛,一些主動追求健康的消費者也是健康品類的最佳受眾,即健身相關產品。
比如深圳趣動未來科技打造的智能健身運動鏡,售價1998美元,但短短24小時便在海外眾籌平臺籌得20萬美金,一個月內達成百萬美金。浙江麥瑞克旗下的健身品牌Merach,把振動健身板、腰腹訓練器等健身器材賣爆海外,單品銷售額達數百萬美金。
AEKE運動鏡眾籌刷新紀錄 圖源:Kickstarter
可以看到,無論按摩設備,還是健身器材,這背后都體現了一個共同理念和需求,即健康。對賣家而言,這種理念和需求便是一切產品設計與營銷的靈感來源。大企業可以做大件品類,比如按摩儀、運動鏡;小企業啟動資本不足,便專注小件貨品。
整體上,市場規模都在持續提升。而隨著這種趨勢不斷發展,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賣家在各個細分領域里發光發熱,把更多好的產品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