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來,Shopee 中國臺灣站對賣家罰分規則進行了多輪動態調整,從運費補貼限制門檻優化到違規行為處罰升級,形成了 “部分松綁、重點嚴打” 的監管邏輯。這些調整直接關系到賣家的店鋪流量、補貼資格乃至運營權限,以下從核心更新內容、違規計分標準、關鍵注意事項三方面展開詳細說明。
一、2025 年規則核心更新:分階段調整重點突出
1. 運費與活動補貼限制:門檻提升,二級罰分不再受限
自 2025 年 6 月 2 日起,平臺首次調整補貼資格與罰分的掛鉤標準,將 “無法享有運費或活動補貼” 的處罰門檻從原來的二級罰分提升至三級罰分。而 9 月 29 日的最新補充規則進一步明確:當店鋪罰分季度累計達到 6 分(二級罰分)時,正式取消 “無法享有運費或活動補貼” 的懲罰措施,僅保留商品下架、店鋪降權等原有處罰。
這一調整為中小賣家釋放了更大運營彈性 —— 此前累計 3 分即可能失去補貼資格,如今在 6 分以內仍可正常享受平臺流量與成本支持。但需注意:2025 年 6 月 2 日前已累計達到二級罰分限制的賣家,原有限制仍會持續至原周期結束,不會因新規生效而立即解除。

2. 物流違規:”預刷寄件單” 零容忍,最高扣 15 分 + 凍結店鋪
針對物流環節的虛假操作,平臺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專項嚴打政策。若檢測到賣家在過去 30 天內使用 Shopee 整合物流選項時,存在 “僅掃描寄件單卻未實際寄出包裹” 的預刷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扣除 3 至 15 分不等,情節惡劣者直接面臨店鋪凍結處罰。
這一規則精準打擊了 “通過虛假物流信息規避發貨時效考核” 的行業痛點。平臺通過物流數據交叉驗證(如寄件掃描與機場轉運信息匹配度)自動識別此類行為,賣家即使僅出現單次操作失誤,也可能觸發最低 3 分的處罰。
3. 禁售品處罰:高風險品類扣分翻倍,最高直接扣 12 分
2025 年 9 月 1 日起,平臺全面加重對禁賣商品的計分處罰力度。此前需累計觸發的違規分值被大幅提高:上架槍支武器、仿品、毒品、易燃物等高風險商品的賣家,一經發現直接計 12 分,較原政策處罰強度顯著提升;若存在大量嚴重違規行為,還可能跳過計分直接面臨封店處罰。
此次調整覆蓋的禁售品范圍進一步細化,不僅包括法律明確禁止的危險品,還涵蓋未經授權的品牌仿品、過期食品等 “灰色品類”,賣家需通過賣家中心的 “合規商品清單” 定期自查。
4. 備貨時效:規范收緊與過渡期并行
自 2025 年 7 月 21 日起,平臺明確要求非較長備貨天數的商品需在 1 個工作日內完成出貨,較此前的 2 個工作日標準進一步壓縮。為降低賣家適應壓力,平臺設置了過渡期:7 月 21 日至 9 月 28 日期間,延遲出貨率的合格線放寬至 20%,過渡期后將恢復至常規標準。
延遲出貨率不達標仍按原有標準扣分:一般不達標扣 1 分,嚴重不達標(如超 30% 訂單延遲)扣 2 分,累計后將影響店鋪的整體評級。
二、基礎規則框架:計分邏輯與處罰體系不變
1. 計分統計與清零機制
賣家罰分系統仍保持 “按周統計、季度清零” 的核心邏輯:每周一更新上周的違規行為及對應分值,所有罰分累計至本季度末,每年 1 月、4 月、7 月、10 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進行集中清零。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季度末罰分清零,但單個違規行為對應的 28 天處罰期不會隨季度重置而取消。例如,若賣家在季度末前 10 天因違規被處罰,剩余 18 天的限制(如商品搜索降權)將延續至下一季度。
2. 常規違規計分標準
除專項調整的違規類型外,其他常規違規行為的計分標準保持穩定,主要包括:
訂單未完成率不達標:扣 1 分;嚴重不達標:扣 2 分;
產品上架違規(如標題含敏感詞):扣 1 分;嚴重違規(如重復鋪貨):扣 2 分;
寄送一般違禁品(非高風險品類):每件扣 3 分;
銷售假冒產品或侵權:扣 15 分;假一賠二案成立:扣 15 分;
濫用平臺折扣代碼:直接永久凍結賬戶,無計分緩沖空間。
3. 罰分等級與對應限制
不同累計分值對應不同處罰等級,除已調整的補貼限制外,其他處罰均保持不變:
等級一(低分值累計):警告提醒,無實質運營限制;
等級二(6 分累計):商品搜索降權、部分活動限制,不影響運費補貼;
等級三(更高分值累計):無法享有運費及活動補貼、商品大量下架;
等級五(15 分及以上):暫停參加所有主題活動、店鋪流量大幅限制;
嚴重違規:直接凍結或永久封禁賬戶。
三、賣家合規操作與風險規避建議
動態關注規則更新節點:平臺通過 “賣家中心 – 數據中心 – 運營表現 – 賣家計分系統” 實時同步規則變動與店鋪計分狀態,建議每周一重點查看更新,避免因信息滯后觸發違規。
物流環節嚴格自查:使用整合物流時,確保掃描寄件單后 24 小時內實際發貨,保留發貨憑證與物流跟蹤記錄;對偏遠地區訂單,提前與買家溝通時效,避免因客觀延遲導致違規。
商品合規前置審核:上架前通過平臺 “禁售品查詢工具” 校驗商品合法性,食品、化妝品等品類需提前準備資質證明;涉及品牌商品必須獲取授權,避免因侵權扣 15 分的重罰。
利用過渡期優化供應鏈:針對備貨時效收緊,可通過提前備貨至 Shopee 倉庫、與供應商簽訂加急補貨協議等方式降低延遲出貨率,過渡期內重點將延遲率控制在 20% 以內。
異常計分及時申訴:若對違規計分有異議,可在計分更新后 7 天內通過賣家中心提交申訴,附上物流憑證、商品資質等證明材料,平臺一般會在 3-5 個工作日內反饋結果。
此次規則調整體現了 Shopee 中國臺灣站 “優化運營環境、強化合規監管” 的導向:既通過放寬補貼限制減輕賣家負擔,又通過重罰物流欺詐、禁售品等行為維護平臺公平性。賣家需精準把握 “松綁” 與 “嚴打” 的邊界,將合規操作融入選品、物流、售后全流程,才能穩定享受平臺流量紅利。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