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馬桶刷爆火TikTok
為什么市場越大,競爭往往也越激烈?因為市場越大,消費越強,爆款就能像流水一樣“滔滔不絕”。
這就好比TikTok Shop美國站,上線不是最早,但GMV是所有站點中最高,由此TikTok Shop美區,總能比其他站點更快刷出新爆款。
三方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內,TikTok Shop美區居家日用類目跑出一匹“超級黑馬”,9月才上架,如今就已登上類目銷量榜第一。
這匹“黑馬”不是什么“高新”玩意,就是一款售價9.99美元的一次性馬桶刷,由于其“驚艷”的產品表現,以及“全網推廣”的架勢,30天銷量近10萬件,達成銷售額約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9萬元)。截至目前,該款馬桶刷總銷售額已超1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74萬元)。

一次性馬桶刷熱銷TikTok 圖源:FastMoss
具體來看,這款馬桶刷的亮點就在于“一次性”。首先,馬桶刷是分體的,刷柄可持續使用,刷頭是那個“一次性”的東西,也是最核心的功能體現。這個刷頭自帶清潔液,沾水就能開始清潔馬桶,且清潔液的顏色會適配刷頭顏色,如藍色刷頭就是藍色清潔液,整體設計干凈利落。
其次,刷柄上也有“巧妙之處”,自帶一個按鈕,按下按鈕可以吸起刷頭清潔,或者放下刷頭把它丟進垃圾桶。通過這個功能,使用者就可以實現無接觸清潔馬桶,對潔癖人士非常友好。

馬桶刷“無接觸清潔”功能 圖源:TikTok
當然,好產品也需要被看見,營銷就是將產品送到消費者眼前的最直接手段。三方數據顯示,這款馬桶曬目前已建聯超過1100位達人,按上架時間估算,相當于每個月都有500位達人為其宣傳。如此大規模內容輸出,想必能覆蓋不少潛在客戶。
不過,從小店整體的成交渠道來看,達人帶貨的直接貢獻不算高。三方數據顯示,目前該小店總銷售額近160萬美元,其中達人帶貨即短視頻與直播渠道占比約21.95%,剩余大頭部分都來自店鋪主頁、商城商品卡、櫥窗等直接銷售渠道。這說明,前期的營銷鋪墊大概率起到了建立產品認知的效果。

小店成交渠道占比?圖源:Echotik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馬桶刷在國內也具備較高的市場熱度,但使用反饋褒貶不一。待美區這股熱潮穩定后,或許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二、“懶人”需求爆發
一次性馬桶刷爆火的背后,其實也反映了一種普遍性的消費趨勢,即懶人經濟。
所謂“懶人經濟”,多數理解認為是為迎合現代年輕人的一種消費模式,畢竟隨著時代發展,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
但實質上,懶人經濟體現的是人們對高效生活的更極致追求。一方面,生產能力在進步,很多東西不僅能落地,還能快速量產;另一方面,年輕人成長在數字化時代,天然地具備工具意識,傾向于利用各種工具打造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
那么,站在賣家的視角,其首要挑戰即是立足實際生活,找到需要這些工具的場景,把產品與對應的消費者進行匹配。
反過來,從消費者意圖出發,這些工具大多有著相同的特點,要么能將一件事情簡化到極致,要么能有效放大工具效用,減少其他工具的使用。
前者,除了一次性馬桶刷,也體現在各種針對性實用工具及智能產品身上。比如切菜機,國產品牌SUSTEAS就在TikTok上打爆了一款切菜機,從去年火到今年,已經成為廚房類目一大經典單品。目前總銷量已超47萬,累計銷售額超過1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947萬元)。

切菜機爆火TikTok 圖源:Echotik
又或者深圳品牌SwitchBot開發的智能窗簾“開關”。據了解,SwitchBot窗簾開關曾在日本眾籌平臺,籌得人民幣200多萬元,位列當時同類目眾籌紀錄前三。

SwitchBot Curtain在日本籌得200多萬 圖源:Makuake
回到前面的話題,能有效放大工具效用,減少其他工具使用的產品,則主要體現在可適配多種場景。
比如之前TikTok火過的一款真空磁吸手機支架。顧名思義,這款支架可通過真空排氣吸附,也可通過磁力吸附,這就使得其適用場景更廣泛,加上便攜性強,基本能走哪吸哪。

手機支架吸附在車窗上?圖源:TikTok
可以看到,這些產品五花八門,但背后的設計理念都指向了一個相同趨勢,即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幫助消費者實現更高效的生活方式。
對賣家而言,這種理念則不僅利于選品,也方便后期營銷。畢竟不是每位賣家都能打造“高大上”的營銷內容,立足產品本身,用產品說話,才是普通賣家最直接、有效的出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