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獲大批假冒奢侈品
隨著銷售行業的快速發展,東南亞各大市場也有意加強監管,致力于為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
據報道,近日,菲律賓國家調查局特工在宿務曼達維市的多家商店查獲了大批假冒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產品,包括1718個手提包、2826個錢包以及其他各類配件如腰帶、鑰匙扣、圍巾等。經調查局統計,這批非法使用奢侈品牌商標的商品總價值達到5.28億比索,約合人民幣近6500萬元。
調查假冒奢侈品現場 圖源:Police Files! Tonite
對此,菲律賓國家調查局表示,非法使用大牌商標不僅侵犯了相關品牌的合法權益,還可能對消費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菲律賓知識產權法典,銷售假冒商品的行為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事實上,由于市場監管體系不完善,近年來大量假冒偽劣商品流入了菲律賓市場,而利潤空間巨大的奢侈品領域更是假貨重災區,類似銷售山寨大牌的事件屢見不鮮。
不久前,菲律賓國家知識產權權利委員會(NCIPR)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今年1月到9月,相關部門已經先后查獲了約352.4億比索的假冒商品,包括假冒奢侈品、電子產品以及基本消費品等。這九個月期間查獲的假冒商品總額刷新了2023年創下的268.9億比索的歷史紀錄。
菲律賓查獲假冒商品總價值超歷史紀錄 圖源:甬江知道
二、理應多方配合打假
坦白說,銷售假冒奢侈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尤其是隨著在線購物的普及,消費者難以直觀的檢查商品實物,假冒商品的流通就變得更加容易。
去年10月份,亞馬遜就發布消息稱,亞馬遜反假冒犯罪部門(CCU)以及Prada等多個奢侈品牌聯合起訴了一名中國跨境賣家,原因是該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非法售賣Prada等奢侈品牌的仿冒商品。由于案情屬實且證據確鑿,該賣家被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罰款2.5萬美元。
亞馬遜起訴一名銷售假冒奢侈品的賣家 圖源:亞馬遜
可以看到,隨著行業發展持續推進,假冒奢侈品愈發泛濫。但與此同時,各市場監管部門加大了執法打擊力度,而為了保護消費者和品牌的權益,各大電商巨頭也是積極響應。
針對平臺產品真假難辨的問題,2023年,eBay推出了“品牌認證”計劃,該計劃可以讓奢侈品品牌在eBay上直接驗證產品的真偽,以便消費者更好評估產品的價值;緊跟在eBay之后,去年11月份,TikTok Shop宣布與RealAuthentication達成合作,從此TikTok美國小店銷售的二手奢侈品包包在上架前,都需要在該機構進行正品認證。
TikTok加強奢侈品認證服務 圖源:Business wire
總而言之,嚴厲打擊假冒奢侈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電商平臺的義務和使命。只有通過完善認證機制、加強平臺監管、強化平臺自律,才能有效遏制假冒奢侈品的流通,提升平臺的信譽,營造健康的電商生態環境。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出事了,菲律賓加強奢侈品市場監管,賣假貨就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