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整業務
業績表現不佳,公司始終無法走出虧損的陰影,Bukalapak是時候做出取舍了。
據報道稱,近日印尼本土電商巨頭Bukalapak宣布將在業務重組的背景下分批關閉多條業務線,同時裁員數人,以應對公司面臨的業績壓力,目前Bukalapak并未說明哪些子公司將被關閉,但其表示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
計劃關閉多條業務線 圖源:IDNFinancials
對于關閉的具體原因,Bukalapak也做出了詳細解釋。自2021年上市以來,公司經營的市場經歷了重大變化,競爭環境也發生了巨大改變。與各業務板塊的收入貢獻相比,公司的運營成本較高,這與實現盈利和可持續增長的長期戰略不符。
這番言論在Bukalapak的財報中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2023年全年,Bukalapak凈虧損高達1.37萬億印尼盾;2024年上半年,Bukalapak凈虧損同比擴大90%,達到7480億印尼盾;今年第三季度,平臺調整后的EBITDA仍虧損680億印尼盾。
虧損擴大90% 圖源:Bukalapak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Bukalapak的營收表現卻出人意料,連續多個季度上漲。公司收入不斷增長、虧損卻持續擴大,這意味著運營成本過高,導致盈利壓力不斷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砍掉那些不賺錢的、難以看到回報的業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在去年8月,Bukalapak就曾為了確保業務長期可持續發展,進行過一輪大裁員。此次大刀闊斧再次進行戰略調整,說明Bukalapak還在積極探索通往盈利的大門。
二、外部競爭激烈
不得不說的是,Bukalapak的內部發展策略固然有不妥的地方,但外部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也成為阻礙平臺發展的一顆“巨石”。
作為最近幾年快速崛起的電商市場之一,印尼這塊風水寶地早已被大眾所熟知。2023年,印尼電商市場在東南亞地區排名第一,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第十。預計2024年至2029年間以15.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19年達到1681億美元。
印尼電商收入全球第十 圖源:Statista
機會擺在眼前,前有Shopee、Lazada等老牌電商巨頭憑靠多年布局穩居前列,后有TikTok與Tokopedia攜手打造的Shop Tokopedia狂飆突進,還有不斷嘗試加入印尼的Temu正虎視眈眈。
金字塔尖的位置總共就那么大,而Bukalapak在強大的對手面前也欠缺一定競爭優勢。比如在物流建設上,Tokopedia物流服務范圍可覆蓋到印尼超93%的區域;在賣家傭金和活動大促上,Shopee接連拋出重磅福利。反觀Bukalapak,就稍有不足了。
根據Momentum Works發布的《2024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2023年,Shopee以全年215.2億美元的GMV、40%的市場份額強勢領跑印尼市場。Bukalapak位列第5,落后于Lazada、TikTok和Tokopedia。
Bukalapak位列第5 圖源:Momentum Works
在平臺訪問量上,Bukalapak也有很多憂患。Similarweb發布的今年9月份印尼各電商平臺訪問量數據顯示,Bukalapak月訪問量為575萬,與今年8月的655萬相比,下降了12.2%,這也是Lazada、Shopee、Tokopedia中下降幅度最大的。
可以看到,Bukalapak在印尼市場發展要想更上一層樓,恐怕沒那么簡單。尤其在社交電商日益火熱的當下,平臺被卷走的流量可能會更多。在這一趨勢下,Bukalapak或許還要找到更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