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打電商欺詐
近些年印度電商市場快速崛起,伴隨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電商欺詐案。
根據印度電商巨頭Meesho發布的《信任保證報告》,在過去一年里,平臺阻止了超2200萬筆可疑交易,并提起了12起訴訟。其團隊還開發了分析模型、數據科學框架和計算邏輯,成功攔截了130萬個機器人訂單和770萬次詐騙訪問。
阻止2200萬筆可疑交易 圖源:Meesho
作為打擊電商欺詐的一部分,Meesho還與執法機構密切合作,針對加爾各答和蘭契的40多名嫌疑人提起了9起訴訟,目前平臺在解決賬戶接管欺詐方面取得了98%的成功率。
為了進一步保護用戶免受惡意攻擊,Meesho與各種情報平臺合作,關閉了超過18000個欺詐性社交媒體賬戶以及約130個虛假網站和應用程序,法院對那些冒用Meesho品牌名的欺詐性網站發布了永久禁令。
值得一提的是,Meesho還致力于打擊彩票欺詐(詐騙者冒充知名品牌欺騙不知情的個人),自2023年10月以來,Meesho已將彩票欺詐事件減少了75%。如果用戶想反映與欺詐相關的問題,Meesho平臺還有一支由25名專家組成的快速響應團隊。
事實上,Meesho在嚴打電商違規行為上的決心一直非常堅定。2023年2月至8月份期間,Meesho成功檢測并阻止了超過12000個不良行為者賬戶訪問該平臺,另外不合規產品的平臺瀏覽量也減少了80%。
嚴打電商違規行為 圖源:business today
此次再度公布自己在打擊電商欺詐方面的“戰績”,說明平臺在這一年多依然高度重視電商違規行為。
二、已成行業共識
平心而論,Meesho一波接一波的嚴打電商欺詐行為也是為了平臺能有更好的發展,畢竟近些年印度消費者利益問題愈發嚴峻。
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2018年印度消費者幫助熱線上登記的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投訴還不到10萬起,然而5年時間過去,電商投訴量激增366%,在2023年達到44.4萬起,占投訴總數的43%。
印度電商投訴量激增 圖源:inc42
電商投訴案件居高不下,消費者在網購時抱怨滿滿。倘若平臺再不重視起來,恐怕客戶流失的可能性將大大提升。其實放眼整個電商行業,嚴打電商欺詐、推動電商合規化發展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例如針對泰國平均每年發生20萬起網絡詐騙案、消費者一年累計損失300億泰銖的電商亂象,TikTok在今年7月份聯合當地政府以及部分民間社會組織發起了一項數字素養活動,希望通過一些短視頻來教育泰國民眾有關網絡詐騙和電商欺詐的知識。
TikTok打擊網絡詐騙 圖源:Bangkok Post
還有一直走在打假前列的亞馬遜,早在2022年其就關閉了20000多個網絡釣魚網站和10000個冒充亞馬遜的電話號碼,并向執法機構舉報了全球數百名詐騙者。今年3月,又宣布正通過構建保護賬戶、檢測欺詐企圖的創新技術、制定教育計劃等方式保護消費者免受詐騙。
不難發現,打擊電商欺詐行為,讓電商市場加速合規化發展已大勢所趨。不過要想徹底解決這些違規亂象,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因此不管是賣家還是消費者,在賣貨和網購的過程中都要遵守法律法規、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