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商欺詐泛濫
電商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線上交易的便捷性也給了許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消息顯示,近日,全球信用研究機構TransUnion發布了一則有關菲律賓市場數字欺詐行為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隨著菲律賓數字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大批違法違規行為正逐漸暴露,尤其是電商欺詐。
根據TransUnion的分析,今年黑色星期五大促活動當天,菲律賓的電商欺詐行為發生率達到一年中最高峰值,共有15.0%的電子商務交易被標記為疑似欺詐,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的4.5%。
黑五期間菲律賓電商市場欺詐率居高不下 圖源:Daliy Guardian
更糟糕的是,菲律賓電商欺詐行為不止活躍在黑五當天,而是貫穿了整個黑五網一黃金購物期。
具體來說,TransUnion的統計數據顯示,從當地時間2024年11月28日,即黑五的前一天,到2024年12月2日(網絡星期一當天),菲律賓市場疑似零售欺詐率就一直保持在12%以上,同一時期,全球疑似電商欺詐率最高也不過5.3%。也就是說,整個假日購物周,菲律賓電商疑似欺詐率要比全球高出196%。
菲律賓電商欺詐率與全球水平對比 圖源:Daliy Guardian
2、急需加強合規監管
其實菲律賓政府已早早意識到電商欺詐的危害性,近些年來采取了多種措施進行整治。
就比如,2023年6月,菲律賓貿工部(DTI)規定,在線銷售平臺將與被認定銷售欺詐或次品的賣家承擔相同的責任。DTI消費者保護組織的副部長Ruth Castelo在Laging Handa公開簡報會上表示,一旦欺詐或其他違規行為被證實,該機構的公平貿易和執法局將對平臺和賣家處以最高30萬比索的罰款。
DTI出手整治電商欺詐 圖源:vivapinas
只可惜,盡管各大電商平臺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管舉措,詐騙分子依然無孔不入。
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期間,全球電商欺詐率下降了23%,而菲律賓市場僅下降了5%。超91%的菲律賓消費者對數字欺詐表示擔憂,這一比例是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最高的。
此外,即使僅對比節日期間的疑似電商欺詐案件比例,情況也不容樂觀。
具體來說,TransUnion 數據顯示,自11月28日至12月2日,菲律賓電子商務中疑似數字欺詐的案件開始顯著增加,占所有電子商務交易的 13.6%,這一比例較去年同期的14.3%有所收縮,也低于前兩年的水平,但實際上縮減幅度僅為0.7%,進展遲緩。
菲律賓反電商欺詐工作進展遲緩 圖源:Daliy Guardian
對此,TransUnion菲律賓首席商務官Yogesh Daware表示:“雖然我們很高興看到菲律賓市場的數字欺詐率逐漸下降,但這一比率仍然大大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電商欺詐率長年居高不下,這反應出菲律賓公共和私營部門仍然需要努力解決該國普遍存在的數字欺詐問題,除此之外,菲律賓購物者屢屢上當,也體現出當地反欺詐教育工作的不足。
總而言之,解決菲律賓電商領域的高欺詐率問題是必然選擇,也是廣大菲律賓民眾的殷切期盼,應通過加強法律監管、提升技術水平、普及反欺詐知識以及促進各方協作,逐步改善當前狀況,構建起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數字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