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億假鞋案
跨境貿易發展了這么多年,規模越來越大,但假貨依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最近,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披露了一件跨境制假售假大案,涉案金額高達1.7億元。
莆田一假鞋工廠 圖源:gmag.hk
據了解,這起案件主犯原本是一個制鞋廠老板,2016年時就開始在國內電商平臺上經營自己的鞋店,賣的產品也都是自有品牌。但2018年時,因為工廠生意不好,這位賣家開始接觸跨境假鞋生意。
當時,一雙成本不到50人民幣的鞋子,漂洋過海就能賣到500美金,直接凈賺幾千塊。沒多久,該賣家就被利欲熏心,開始在莆田和武漢先后設立工作室,聘請有豐富經驗的跨境電商業務員等,搭建專門的獨立站,在海外社媒上發布營銷推文,儼然把跨境賣假鞋這門“事業”做得像模像樣。
但這位賣家依然不滿足,為了繼續壓縮成本,賺取利潤,該賣家又在自家工廠開辟出一條專門制造假鞋的生產線,讓本來做自有品牌的生產技術人員負責鞋子的仿制。據檢察院透露,在警方搗毀生產點時,廠里還有1000多雙未銷售的假鞋。
Ins上賣假鞋的其他賣家 圖源:Instagram
最初,據該賣家口述,其涉案金額達4000多萬元,但根據公安機關的數據分析和人工復核等,最終涉案金額被審查認定至1.7億元。而這位賣家也由于犯案情節嚴重,被處以五年六個月刑期,并處罰金2000萬元,賠償被告人經濟損失1000萬元。
二、假貨現象依然泛濫
老實說,雖然無論是品牌方還是相關執法機構,打假行動一直在線,但暗地里,大大小小的售假現象依然在市場上層出不窮。
比如之前,圣誕前夕,中國香港海關就查獲了10起跨境轉運假貨案件,涉案金額超1700萬港元(約合1597人民幣)。
部分涉案貨物 圖源:hk01
起初,海關是在內地入境香港口岸檢查大樓隨機抽查,沒想到竟先后查出3個貨柜和一輛入境貨車,共查獲約3.5萬件仿冒大牌的走私貨物,包括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等球衣,Chanel、Gucci、LV等奢牌手提包、運動鞋等。若按正常市價算,這批貨物價值大約1100萬港元。
緊接著,香港海關順藤摸瓜,突擊搜查了6所位于葵涌區和青衣島的物流公司,并查獲7400件冒牌貨,包括手表、電話及服裝鞋子,預估市值約600萬港元。
而在這起連環案前不久,美國海關也破獲一起假貨大案。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透露,圣誕前夕在路易斯維爾查獲了四批從中國運抵的貨物,其中包括962件假冒名牌手表、手鐲、項鏈和耳環。若按真品價格算,這批貨物的總價值將超過1800萬美元。
美國海關查獲1800萬美元假貨 圖源:CBP
不得不說,再嚴的規則下,也總有人愿意鋌而走險。但無論是制假還是運假,這些都是板上釘釘的違法行為,這一個個案件無疑是對所有跨境人的警示。無論是賣貨還是做貨代,都要恪守規則元假鞋案 圖源:法治網底線,堅持合規經營,切勿為了一時貪欲,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