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收近9億
作為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電動工具在歐美家庭中應用非常廣泛,而隨著消費者對電動工具需求的提升,一些相關賣家也迎來了出海新契機。
近日,浙江普萊得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簡稱“普萊得”)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交出了一張優異的答卷。報告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1,981,236.11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2.27%;其中電動工具業務收入為865,911,512.21元,占營業收入比重99.30%,同比增長22.35%,是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24年營收近9億?圖源:普萊得2024年年度報告
從地區分布上看,國外市場收入占比高達67.86%,為591,689,752.86元,同比增長31.59%;國內市場收入280,291,483.25元,占比32.14%,同比增長6.37%。可以發現,海外市場是該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雖然營收有不錯的增長,但其凈利潤略有下滑,同比減少19.87%,為6299.97萬元。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發展自有品牌戰略使得銷售和管理費用有所增加,募投項目逐步投產使得相應折舊與攤銷增加以及不斷加碼研發投入所致。詳細來看,在研發創新領域,2024年普萊得研發投入3539.72萬元,同比增長33.76%。
普萊得成立于2005年11月,自成立以來,便一直從事電動工具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已經成為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動工具專業制造商之一。目前其產品包括熱釘槍、噴槍、釘槍等家裝類電動產品工具,遠銷歐美、亞太等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5月,普萊得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在上市首日,普萊得股票就大漲超過30%,足以看出其深受市場看好。
2023年上市 圖源:企查查
在經營策略上,普萊得堅持設計加代工ODM與自有品牌打造OBM相結合的模式。其中,普萊得的ODM客戶包括多個全球一線工具品牌和垂直零售商,如Stanley 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BOSCH(博世)、Makita(牧田)等。
而普萊得的自營品牌,有NEU MASTER、PRULDE、BATAVIA等,這些品牌通過沃爾瑪、亞馬遜以及獨立站進行銷售,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自營品牌NEU MASTER?圖源:NEU MASTER
從ODM到OBM,是一個企業逐步升級、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的過程,隨著技術和設計能力的增強,打造自己的品牌也是必然選擇。
2.電動工具市場
說到全球電動工具市場,其實它有著相當龐大的體量。
數據顯示,早在2022年該市場規模達就到373億美元,在2022年至2032年,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6.51%,預計到2032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規模將達到657.9億美元。其中,北美是全球最主要的銷售市場,市場規模占全球的38.65%。
全球電動工具市場規模上漲?圖源:sphericalinsights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正好是全球電動工具的主要供應國,不止是普萊得,還有更多國內電動工具企業正在快速海外崛起,并收獲了不錯的成績。
同為浙江大賣的巨星科技,主營錘子、扳手、電鉆等五金工具,其大約有65%的收入源于美國市場。據了解,在巨星科技成立當年,工具銷售額就突破了千萬美元大關。2010年,巨星科技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市值逼近70億元,企業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
與普萊得一樣,巨星科技也正在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2009年創立了首個自主品牌Workpro,開始向OBM業務過渡。隨后,通過資產并購的方式,先后吞并ARROW、BeA、SK等10個世界級百年工具品牌,優勢更加明顯。
自主品牌Workpro 圖源:Workpro
此外,2007年成立的VEVOR,也是工具出海領域的頭部品牌。起初,VEVOR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工業設備制造商,但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其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3月,VEVOR再次創造“銷售神話”,在TikTok美國小店僅用7天時間,就賣出了6.8萬件產品,銷售額突破300萬美金。
在每日經濟新聞聯合深圳易勢科技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影響力百強榜》中,VEVOR作為工具出海領域的頭部大賣,同樣成功上榜,并且排在第8位,實力可見一斑。
VEVOR強勢登榜?圖源:易勢
隨著海外市場對電動工具的需求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中國電動工具企業的出海之路,依然充滿機遇。與此同時對企業來說,加強自有品牌建設,積極推廣和提升自有品牌價值,提升自有品牌影響力,并借助電商渠道拓寬市場尋找增量,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依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國產電動工具企業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創新,在國際市場上綻放光彩,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