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扭虧為盈
在虧損泥潭里掙扎已久的Wayfair,終于迎來勝利的曙光。
近日,美國家居電商巨頭Wayfair發布財報,今年二季度,Wayfair總凈營收達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同比增長5%,若剔除退出德國市場影響,則為6%。其中美國市場領跑增長,凈營收達29億美元,同比增長5.3%;國際市場凈營收3.99億美元,同比上漲3.1%。
Wayfair二季度營收增長 圖源:investor.wayfair
這是過去兩三年來,Wayfair營收取得的最亮眼成績。特別是凈營收同比增長6%,是自2021年初以來,Wayfair實現的最高同比增幅。此外,盈利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改善。二季度凈利潤達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7億),較去年同期的凈虧損4200萬美元實現大幅好轉。
再來看具體的市場表現,關鍵指標有增有減,總體是喜憂參半,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其中,截至二季度,活躍客戶總數同比下滑4.5%,為2100萬;人均訂單量小幅增長,回頭客訂單量同比持平。但平均訂單金額實現上漲,為328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美元。
客戶規模有所下滑 圖源:investor.wayfair
對于這份成績,Wayfair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十分樂觀:“第二季度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功,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均加速增長,盈利能力也不斷提升。正如我們過去幾年所討論的那樣,我們能夠并且將會在占據顯著市場份額的同時實現盈利增長。我們對2025年及更遠的未來充滿期待。”
事實上,在此之前,Wayfair的業績便已初露扭轉之勢。今年一季度,Wayfair凈營收達27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調整后EBITDA達1.06億美元,同比增長41.3%;調整后每股攤薄收益為0.10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0.32美元實現根本性扭轉。
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圖源:Wayfair全球開店服務號
盡管這個成績和增幅其實并不算特別突出,但相比Wayfair過去幾年持續低迷的財務狀況,已經是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若照這個趨勢發展,今年全年,Wayfair將有可能實現全年扭虧為盈,向市場和股東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艱難自救
坦白來說,過去幾年,全球經濟動蕩,家居市場深受影響,Wayfair作為行業巨頭,自然也是在這場風暴中承受了許多。這也就導致,過去很長一段時間,Wayfair的業績都呈現出萎靡不振的趨勢,股價也從幾十美元跌落至幾美元。
但身為行業巨頭,Wayfair也深知這種狀態不能持續太久,否則要么被虧損的財務困境拖垮,要么被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擊敗。內憂外患之下,Wayfair唯有內修自身,外求增長,才能順利度過難關。
一方面,Wayfair加速降本增效,通過降低支出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來減緩財務壓力。去年初,Wayfair宣布裁員1650人,約占其全球員工數的13%,Wayfair表示,這是因為疫情期間,公司過度擴張導致人員超出需求。今年初,Wayfair再度宣布將裁員340人,因為公司需要實現可持續的現代化發展,換句話說,這是用技術成本取代人工成本。
Wayfair裁員 圖源:retail dive
此外,年初時,Wayfair還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宣布退出德國市場。因為對現在的Wayfair來說,擴大德國業務已經十分吃力,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回報難以估計。而在Wayfair的業務版圖里,德國曾是Wayfair登陸歐洲市場的首個落腳點之一。作為替代方案,未來,Wayfair將繼續專注現有國際市場,擴大英國、愛爾蘭和加拿大業務。
Wayfair退出德國市場 圖源:investor.wayfair
另一方面,Wayfair積極擁抱新趨勢,發展新技術,試圖從消費市場尋得更多增長活力。去年初,Wayfair在蘋果Vision Pro上推出生成式AI應用程序“Decorify”,用戶可在此上傳自家照片模擬家居環境,以3D模式查看和選擇Wayfair上的家具產品,進行虛擬家具擺放。
今年初,Wayfair繼續推進AI工具應用,推出新版個性化AI購物工具Muse,其核心功能是將各種不同的家居裝修風格,與Wayfair提供的家居產品建立關聯,幫助客戶輕松找到家裝靈感,打造個性化的家居購物體驗。
Wayfair推出全新AI購物工具 圖源:investor.wayfair
此外,Wayfair也在促銷方面苦下功夫,比如推出品牌活動“Wayborhood”,以提供現金獎勵的方式,鼓勵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裝修心得并邀請更多用戶參與。舉辦家居促銷“Way Day”、夏季黑五促銷等,刺激用戶購買興趣。
如今來看,無論降本增效還是刺激消費,這些舉措都帶來了一定成效。接下來面對更復雜的市場環境,Wayfair也將推出更多新的舉措,以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不過相較于其發展巔峰期,這還遠遠不夠。未來還有無數難題等待著Wayfair去攻克,至于Wayfair能否繼續逆勢而上,結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