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店開進硅谷
一般來說,奶茶店選址的宗旨無非兩個,要么客戶在哪就把店開到哪,要么想要的客戶在哪就把店開到哪。
最近,喜茶在美國新開一家門店,選址就落在美國加州庫比蒂諾(Cupertino),這里是硅谷的核心地帶,匯聚了眾多熱愛科技與創新的年輕人,蘋果公司總部Apple Park便坐落于此。
喜茶美國新門店 圖源:搜狐
為了慶祝新店開業,前三天全店買一送一,加贈送城市專屬冰箱貼。此外,喜茶還特意推出一款名為iYerba的新品,將三種超級植物——馬黛茶、羽衣甘藍、奇亞籽以冰沙的形式混合,傳遞來自南美洲的自然特色。
目前,算上這家新店,喜茶在美國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0家,海外門店數量破百家,同比大漲6倍。特別今年在美國市場,喜茶拓店速度明顯加快,從年初的19家增至30余家,且這些門店選址都落在城市核心商圈。此外,喜茶還在美國上線了自營外賣業務,成為首個在海外擁有自營外賣體系的新茶飲品牌。
喜茶上線外賣業務 圖源:uber eats
除了開店速度加快,喜茶的飲品銷量和品牌影響力也實現了大幅提升。比如今年初,喜茶在紐約時代廣場開出海外首家LAB店,首日銷量突破3500杯,日均銷量穩定在2000杯以上。所謂LAB店,是指帶有實驗性質的零售門店,喜茶這家店里就有甜品實驗室、制冰實驗室、茶極客實驗室、周邊實驗室等各種實驗項目。
單品表現上,國內經典款椰椰芒芒、多肉提子等熱銷全球,累計銷量均破百萬。還有20多款基于本土口味研發的原生飲品,如抹云椰藍、千目抹茉拿鐵等,同樣受到廣泛青睞。
在品牌建設方面,喜茶提速的同時也在提質。今年2月,喜茶官網公告停止開放加盟店。為的就是在新茶飲品牌競爭加劇的當下,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品牌體驗,走出一條利于長期發展的品牌道路。
喜茶暫停加盟模式 圖源:證券時報
此外,前段時間,知名女星Lisa更新Ins動態,圖里不經意露出的喜茶“三倍厚抹”瞬間引發關注,喜茶也因此被推上海外社交媒體的熱潮浪尖。這不禁讓人想起Labubu在泰國的爆火,最初也是Lisa曬出與Labubu的合照,極大地引發了泰國乃至全球消費者對Labubu的關注。
知名女星Lisa“帶貨”喜茶 圖源:Instagram
截至目前,喜茶已進入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韓國、日本共8個海外國家,并在美國設立了專業的本地團隊,在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設立了多個倉儲中心,與當地大型食品供應商合作,搭建本土供應鏈體系。
可以看到,喜茶的全球化戰略是以品牌建設為中心,而非單純的飲品出海。這也意味著,未來喜茶要真正扎根海外,還需經歷更漫長的時間積累與深度沉淀。
二、加速品牌出海
坦白來說,注重品牌建設不僅是喜茶出海的發展目標,也是整個茶飲行業出海的發展趨勢。
過去幾年,多數茶飲品牌選擇從東南亞開始搞海外擴張,開店速度或快或慢,但基本都已初具規模。然市場競爭也隨之加劇,國內市場曾出現的激烈戰況在海外也有了冒頭趨勢。
這顯然不是各大品牌希望看到的,畢竟出海的初衷,就在于避開國內激烈競爭,到海外尋求新增長。實現長期發展,獲得長線收益才是品牌出海的最終目標。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品牌建設無疑是重要出路。作為首個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就是以品牌建設為中心,為其出海戰略定下發展基調,其創始人張俊杰曾表示,“霸王茶姬要做東方星巴克”。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霸王茶姬海外門店數量為169家,同比新增75家。也就是說,從2019年開出海外首店以來,霸王茶姬有近一半的海外門店都是在最近一年內開業的,這顯然說明霸王茶姬并不以開店規模來定義出海進程,而是更關注門店質量與關鍵績效指標。
霸王茶姬美國首店 圖源:daily bruin
同樣的策略也適用于咖啡賽道。今年4月的財報會議上,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郭謹一就表示,未來瑞幸將采用靈活、本土化定制模式,穩步拓展海外業務。
6月底,瑞幸在美國紐約開出首批門店,分別位于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755號、第六大道800號,都是年輕人多聚集的核心商圈。
瑞幸咖啡紐約快閃活動 圖源:LinkedIn
毫無疑問,出海是中國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品牌建設是讓這條路走得穩健、踏實的關鍵支撐。無論是喜茶,霸王茶姬,還是瑞幸咖啡,都不能排除在這個規律之外。相信在未來,隨著這股出海浪潮持續涌動,新茶飲品牌將翻開嶄新一頁,中國茶飲文化也將邁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