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鞋墊產品在TikTok爆賣
鞋墊,雖然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同時也是人滿為患的一個類目,經過長期發展,該品類同質化嚴重,難以打造差異化賣點。同時,消費者需求分散,品牌忠誠度較低,導致市場集中度有限。
不過,近期在TikTok平臺上,有一款售價4.99美元的、來自HomeEase Market小店的鞋墊產品卻創造了奇跡,短短一個月就吸引數百萬流量,成功登頂TikTok美區鞋靴類目銷量Top1。
HomeEase Market鞋墊登頂TikTok類目第一 圖源:特看
據賣家介紹,這款鞋墊采用了4D記憶海綿和U形人體工學設計,能在運動時足弓和腳踝提供足夠的支撐,達到柔軟減震,呵護足關節的作用。與此同時,該產品還設計多個排氣孔,能幫助足底散熱排汗,使其長時間保持干爽。
數據顯示,近30天內,這款鞋墊就拿下4.37萬單的銷量,銷售額達到2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6萬元)。上架至今,其總銷量已經達到6.63萬,總銷售額突破33.2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8萬元)。而在1688,同款鞋墊的進價最低只需要1.8元。
總銷售額破33萬美元 圖源:特看
不過,不管是足弓支持還是散熱排汗,都已經是許多鞋墊產品的基本功能了,不足為奇。HomeEase Market鞋墊之所以能爆火,主要還是達人帶貨的功勞。
僅一個月來,HomeEase Market鞋墊產品一共聯動了113位達人,發布視頻超800條。
其中,一位昵稱為@dealsfostealz的博主憑借一句“每天要工作12小時?試試這些云朵狀鞋墊,它會解放你的雙腳”的字幕,成功戳中了一些需要長久站立或者運動的打工人的心,最終拿下超300萬的播放量,同時為HomeEase Market鞋墊貢獻了5千多的銷量。
@dealsfostealz發布的視頻截圖 圖源:TikTok
二、營銷不是長久之道
對于大多數TikTok賣家而言,達人帶貨確實是快速提升銷量的重要手段。許多品牌通過批量合作達人、密集投放內容,依靠“廣撒網”策略提高爆款概率——只要視頻數量足夠多,總有一條能引爆流量。
不過,這種依賴營銷驅動的增長模式存在明顯弊端,達人營銷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觸達更多消費者,但用戶興趣往往隨熱度消退而衰減,一旦推廣力度減弱,銷量便會迅速回落。
去年年中,美國超市品牌Trader Joe‘s推出了一款迷你保溫手提袋,吸引了大批網紅購買打卡,TikTok上也接連出現多個關于“Trader Joes Mini Insulated Bag”的視頻,并且播放量居高不下。這股社交媒體熱潮也帶動刺激了更多用戶的消費欲望,導致Trader Joe‘s手提袋被搶購一空。
網紅分享手提袋視頻 圖源:TikTok
然而,流量風口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Trader Joe‘s手提袋銷量已大不如前。
而如果賣家想要一直維持流量高位,就必須不斷追加投放預算,但這樣也容易出現兩個結果:一是獲客成本攀升,最終陷入“投入越多,利潤越薄”的惡性循環;二是過度依賴達人營銷,消費者記住的更多是網紅而非品牌本身,難以形成復購與長期用戶粘性。
瑞典新興健身品牌Boxbollen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該公司的主打產品是一款可以綁在頭上的繩球擊打玩具。由于品類單一且產品沒有形成足夠的技術壁壘,Boxbollen不得不選擇吃流量這碗飯,四處找明星或者達人為其產品背書。
只是,靠營銷賣貨的同時,Boxbollen也付出了不少代價。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Boxbollen把高達50%的收入全部投入到營銷之中,其中有20%是用來邀請卡戴珊等名人代言。創始人Jacob Eriksson坦言:“所以,要是每年不請新的名人來代言,就沒有新內容,也就沒有東西投放進我們付費營銷‘機器’里。”
Boxbollen請卡戴珊代言 圖源:pagesix
由此可見,對于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賣家而言,營銷雖能帶來短期爆發,卻絕非長久之計,賣家若想實現穩健增長,必須從“流量驅動”轉向“產品驅動”和“品牌驅動”,通過提升產品力、優化用戶體驗、構建品牌認知,打造真正的競爭壁壘。
澳大利亞襪子品牌Paire就深諳此道,在靠營銷打響名聲的同時,更專注打磨產品細節。
據了解,Paire品牌會將襪子結構設計分解為足弓支撐、無縫襪頭、彈性襪口等多個維度,并在每個維度都融入其他襪子產品所忽視的細節設計,比如90度鞋跟設計、科學配比混紡面料、無骨縫線工藝等,最終實現營銷熱度與產品力的雙向賦能,創造了1700萬美元的收入。
Paire襪子采用90度鞋跟設計 圖源:Paire
總而言之,即便身處“流量為王”的時代,企業真正的護城河仍是產品力、用戶體驗與品牌價值。那些僅靠營銷“輸血”的企業,終將在流量潮水退去時暴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