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新規落地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機配送作為一種新興的物流方式,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而美國在無人機飛行政策上的放寬,無疑為跨境電商物流領域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近日,美國在無人機飛行政策方面做出了重大調整,美國交通部和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聯合提出一項新規希望擴大無人機包裹遞送,此次政策的松綁,也為眾多相關企業開辟了全新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FAA希望擴大無人機包裹遞送 圖源:abcnews
詳細來看,在現行法規下,無人機運營商若需超視距飛行必須單獨申請豁免或許可,而新提案則取消這一繁復程序,降低行業門檻,并且取消了現行的“視距內飛行”限制,允許無人機在400英尺(約122米)以下的空域執行超視距操作,為商業用途如包裹配送、農業噴灑以及娛樂和飛行測試等提供合法空間,有望促進行業內創新與規模化運營的加速。
作為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無人機配送領域一直是積極的探索者和堅定的推動者,早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啟動了Prime Air無人機送貨項目,旨在實現包裹的快速空中投遞越,近幾年來更是在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研發與實踐。
但在推進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小插曲,今年1月,亞馬遜暫停了Prime Air無人機送貨服務,原因受環境影響無人機的高度傳感器會出現異常,可能導致定位出現誤差。但不久后便宣布重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城、亞利桑那州托利森的無人機配送服務,并計劃到2030年實現每年交付5億個包裹。
恢復無人機送貨服務?圖源:CNBC
目前來看,亞馬遜的Prime Air項目正逐步拓展至更多地區,其中密歇根州龐蒂亞克被確定為2025年第四季度重點投放城市,而此前亞馬遜也計劃在英國達靈頓的倉儲中心部署4架無人機,工作日每天9時至17時運行,天氣允許情況下可達每小時21次配送。
面對一些質疑,亞馬遜也在積極尋求突破,例如有居民抱怨無人機送貨噪音太大,亞馬遜便推出了最新款送貨無人機MK30,噪音更小。
亞馬遜新款送貨無人機?圖源:aboutamazon
總的來說,這些舉動足以看出亞馬遜對無人機配送技術的堅定信心,而隨著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和行業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機配送正日益成為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后一公里
在跨境電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配送始終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一環節直接面向消費者,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高低,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有著決定性影響。
但在一些大城市的商業區或交通繁忙時段,車輛擁堵嚴重,快遞員難以快速將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偏遠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又不發達,配送難度極大。
無人機配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跨境電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它能夠避開地面交通擁堵,不受道路基礎設施限制更加靈活,實現“點對點”直達配送。
Insider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早在2023年無人機送貨數量的增長就高達72%,預計2024年將達84%;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也顯示,預計到2032年,全球無人機送貨的市場規模會增至驚人的57.645 億美元。
無人機送貨增長趨勢 圖源:Insider Intelligence
而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此前各大電商平臺也做出了多種嘗試。例如亞馬遜宣布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貨運部門Rail Logistics Europe(RLE)合作,將包裹裝入高鐵(TGV)前部的封閉貨倉,在里昂和巴黎之間運輸。
使用高鐵運輸包裹?圖源:Amazon
該項目已投入運營,相比卡車運輸需要的8個小時,列車全程最快僅需2小時18分鐘,大大提升了配送速度和效率。
但不得不說,盡管新規將放寬部分限制,但無人機運營者依舊需滿足若干安全與監管要求。例如在獲得FAA批準的前提下,運營商必須明確飛行區域邊界、每日預計飛行次數、起降與裝載區域,并確保通信系統覆蓋及通信中斷應對措施。此外,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不得超過1320磅(約598公斤),運營過程中需與載人飛行器保持安全間距、避免干擾其他空中活動等。
總體而言,美國放寬無人機審批程序對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平臺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隨著技術成熟度、法規完善度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不斷進步,無人機送貨也有望成為物流配送的重要補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