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為起訴傳音控股侵權
不久前剛被曝正與顧問商討赴港二次上市計劃的傳音,惹上了一個大麻煩。
消息顯示,近日,國產手機巨頭華為向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德國慕尼黑分庭發起了一則侵權訴訟,指控傳音控股及其關聯公司侵犯了華為一項名為“偏移解碼裝置、偏移編碼裝置、圖像濾波裝置”的歐洲專利(專利號EP2725797),該專利廣泛適用于智能手機的圖像顯示模塊。
華為起訴傳音侵權 圖源:IAM
雖然“偏移解碼裝置、偏移編碼裝置、圖像濾波裝置”專利發明人是清一色的日本研究員,但早在2011年6月,華為公司就申請了該專利,并于2012年6月通過PCT(《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國際申請,完成了對該核心技術的早期布局。
對于華為公司的指控,傳音控股回應稱:“我們已注意到相關事項,并將積極應對,全力保障公司的合法權益?!?/span>
事實上,這并不是傳音和華為的首次交手,將時間撥回2019年9月23日,華為訴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深圳傳音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傳音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被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立案。
具體來說,華為稱其是“珍珠極光Pear l主題壁紙”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權屬所有人,認為傳音控股和其他關聯子公司將該壁紙美術作品違規使用在傳音等開發的HiOS4.1和HiOS5.0系統預置壁紙中,對比原作只進行了簡單調色,侵犯了原告的著名權、修改權等人身權利,因此華為起訴傳音控股侵權,索賠2000萬元。
傳音被索賠2000萬元 圖源:傳音控股
最終,傳音控股和華為于2020年6月達成和解,不過具體細節沒有披露。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華為這次起訴傳音內容不算是特別重要的侵權,索賠金額也不大,但算是華為對傳音專利方面的敲山震虎之舉。”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被華為起訴時,傳音正處于事業上升期,作為非洲最大的手機銷售商,該公司以“科創板手機第一股”的身份登陸資本市場。彼時,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手機廠商,憑借在非洲超高的市場占有率,被外界稱為“非洲手機之王”。
傳音控股科創板上市 圖源:雪球
二、手機廠商明爭暗斗
華為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手機廠商在國際市場上的明爭暗斗。
盡管傳音在國內市場名聲不顯,但在海外尤其是非洲市場,這家手機品牌的招牌卻亮得發光。
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24年,傳音共賣出手機1.9億臺(包含功能機約8000萬臺),成功超越小米、華為,躋身全球手機銷量榜前三。同年,傳音控股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截至目前,該公司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非洲、南亞等超過70個新興市場的國家。
傳音入選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企業 圖源:Ai云咨訊
不過,智能手機全球化戰場上,沒有哪塊領地是完全穩固的。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小米、OPPO、榮耀等消費電子品牌紛紛前往非洲、中東、南亞、拉美等地區“拓荒”,傳音不再一枝獨秀。
其中也包括華為,2017年,任正非就揚言“華為也要做低端機”,此后不久,華為肯尼亞市場經理德里克·杜也表示:“100美元至200美元的市場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核心市場,如果這部分市場做起來了,我們的整體市場份額就會提高。”
多家手機廠商深耕非洲市場 圖源:VanPeople
而在群雄逐鹿的過程中,專利成為競爭當中最為關鍵性的“武器”之一。然而在這方面,傳音顯得有些底氣不足。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傳音控股專利數量達到3882項,其中發明專利995項。
作為對比,華為去年在全球持有的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5萬件,其中90%以上是發明專利;而傳音另一位競爭對手小米,目前在全球獲得的專利數量也超過了4.3萬件。
小米全球專利數超4.3萬件 圖源:小米集團
總而言之,隨著華為、小米等廠商加速布局新興市場,專利戰的號角已然吹響。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技術積累的差距或將重塑行業格局,當價格戰觸及底線,專利壁壘將成為真正的勝負手。傳音若不能迅速筑起知識產權的高墻,不僅可能面臨合規困境,其手握的市場蛋糕也將面臨被瓜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