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擴大稅收審查力度
隨著全球市場逐漸收緊面向跨境電商賣家的稅收政策,近來稅改動作頻頻的美國,也整出了幺蛾子。
消息顯示,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一項稅改法案《一個大而美的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也被稱為“美麗大法案”)正式落地。
美麗大法案落地 圖源:The White House
該法案本質上是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延續了2017年的減稅政策,預計十年內減稅規模達4.5萬億,而為了彌補財政缺口,特朗普將削減福利支出,并預計通過關稅獲得3000億美元年增收。
因此,美麗大法案的落地,也意味著美國對跨境稅務的監管將會進一步收緊,目的是實現3000億美元的征稅目標。
據了解,自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引入全球無形低稅收入(GILTI)規則以來,美國就持續封堵國際稅收漏洞,而今年美國國稅局更是明確表示,電商銷售將是該部門的優先事項,未來將會擴大稅收審查力度,依賴多個支付平臺沒有準確提交收入數據,乃至所有使用FBA倉庫的賣家,都有可能面臨征稅。
美國國稅局加強電商稅收審查 圖源:Barchart
對此,美國國稅局IRS進行了更詳細的講解。根據該部門發布的關于海外納稅人Effectively Connected Income (縮寫為“ECI”,即“有效關聯收入”)的指引,如果使用自己在美國注冊的商標或專利來賣貨,或者在亞馬遜FBA倉庫等美國境內倉庫中儲存商品,就會被認為在美國擁有業務,即使不是美國人,也會被認為產品ECI收入,就必須向美國國稅局納稅。
ECI收入指引 圖源:IRS
基于這一原則,美國國稅局要求產生ECI收入的賣家,都需要主動填寫1120-F納稅申報表進行利潤申報和提報扣減金額。如果賣家不及時申報,美國國稅局就可能基于總銷售額核定30%進行征稅,同時可能還會追查過往幾年的ECI收入記錄,并進行追繳。
針對美國稅務監管政策的變化,稅務解決公司Clear Start Tax相關發言人指出:“我們看到美國國稅局處理網上收入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過去被認為是低風險的副業收入,現在成了關注焦點。如果你是一名電商賣家,并且還沒有認真對待稅務合規問題,那么今年是時候做出改變了?!?/span>
二、稅務合規大勢所趨
坦白說,近年來各大市場在稅務監管方面不遺余力,這也讓跨境賣家坐立難安。
去年年中,越南財務部副部長NguyenDuc Chi在一場發布會上就明確指出,將完善電商稅收政策,尤其是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的稅務合規要求,以堵塞稅收漏洞。與此同時,越南財政部還提議,由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平臺代為申報并扣繳賣家稅款,以簡化流程,減少逃稅行為。
越南財政部副部長發言 圖源:VGP/Quang Thuong
無獨有偶,東南亞另一大電商市場——印尼也在近期掀起了稅務合規風暴。
為了堵住電商交易中的稅務漏洞,提升數字經濟領域的稅收合規度,印尼財政部部長簽署了《財政部第37號條例》(PMK-37/2025),要求所有電商平臺自2025年7月14日起,代扣代繳平臺商家0.5%所得稅,并且強制商戶必須將稅號、身份證、通訊地址、年收入聲明、免扣稅證明等信息提交給電商平臺,以方便平臺代扣稅款。
印尼要求電商平臺代扣賣家稅款 圖源:Connect On Tech
當然,一套健全的稅收合規體系應當配備相應的懲戒措施,針對電商行業存在的虛開發票、偷稅漏稅行為,各大市場機構也是重拳出擊,毫不手軟。
以越南為例,今年年初,越南財政部就發布消息稱,2024年全年稅務部門共處理了超3萬起稅務違規案件,涉及736家企業和32267名個人,處理的稅款欠款和罰款金額接近1.4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電商賣家以外,各大線上零售平臺也是稅務監管的重點。不久前,意大利檢察機關就對電商零售業巨頭亞馬遜及其三名高管展開稅務欺詐調查。該巨頭被指涉嫌在2019-2021年的三年時間內少繳意大利增值稅,逃稅總額為12億歐元(約合12.6億美元)。如果算上罰款和利息,那么亞馬遜面臨的財務責任的總額可能會高達30億歐元(約合31.4億美元)。
亞馬遜因涉嫌逃稅被調查 圖源:新華社
美國、東南亞、歐洲……可以看到,電商稅務合規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合規不僅是生存底線,更是競爭壁壘,因此,跨境賣家需盡早梳理稅務風險,借助專業服務實現長效經營,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