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IPO長征路
上半年售出126萬輛車后,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張口來了個王炸:下半年要賣200萬輛車,全年營收沖擊6000億。
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 圖源:新華網
如今全球車市卷上天,尹同躍依然這么有信心,這背后,是連續22年自主品牌出口第一、SUV市占率第一、世界500強排名增速全球車企第一的全球化根基:2025年上半年,奇瑞汽車出口55萬輛,連續霸榜中國車企出口第一。
果不其然,下半年奇瑞集團保持迅猛增長,7月銷售汽車22.4萬輛,同比增長14.7%,出口汽車11.9萬輛,同比增長31.9%;8月總銷量24.3萬輛,其中出口近13萬,創下單月出口新高。
奇瑞汽車8月份業績 圖源:奇瑞汽車
有亮眼的業績做支撐,奇瑞近日也向港交所再次提交了上市申請,而這已經該巨頭的第八次嘗試。
自2004年借殼安徽巢東股份公司首次啟動上市計劃以來,奇瑞汽車這場IPO長跑已經堅持了整整21年,期間屢屢被金融危機、財報數據不明、股權糾紛復雜、高層頻繁更迭等絆住手腳,上市計劃不斷擱淺。尹同躍對此顯然不滿:“奇瑞十年前就該上市。”
但這家1997年從安徽蕪湖一間“小草屋”起家的汽車巨頭并不缺乏從頭再來的勇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2024年,奇瑞完成股權下沉,蕪湖國資委以21.17%持股成為最大股東,為其掃清上市的最后障礙。
奇瑞集團由國企主導 圖源:企查查
在奇瑞集團2025年度干部大會上,董事長尹同躍再次強調“首要任務是上市”,并且內部員工透露,奇瑞集團成立了一個專門的IPO上市辦公室,一切工作只為上市。
在此背景下,今年2月,奇瑞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書,6個月后未獲聆訊消息,赴港上市申請失效。而在上市申請書失效的前一天,奇瑞已拿到證監會備案,但一天時間不足以完成全部上市流程,這也是奇瑞第七次申請失敗的直接原因。
如今,奇瑞已經是國資主導、多方資本共舞的科技平臺,同時手握證監會備案,相信今年第二次港交所沖鋒終能得償所愿。
二、依然任重道遠
在上市之路上,奇瑞已經看到曙光,但在全球汽車賽道上,奇瑞還不能松懈。
當前全球車企競爭激勵,中美日韓涌現大批汽車品牌,同時汽車市場也已經“卷”到了智能電動時代,但在新能源新賽道,奇瑞屬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盡管奇瑞新能源在2010年就已經成立,但該公司并沒能抓住先發優勢。1-8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新能源車近50萬輛,同比增長81.8%,增速位居行業前列,但還是夠不上比亞迪的零頭(1-8月累計銷量286.39萬輛)。
比亞迪1-8月銷量 圖源:比亞迪
此外,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長期維持在4%左右,顯著低于比亞迪、吉利等頭部企業,這也導致其技術迭代的落后。在比亞迪采用全棧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世界模型”混合架構,支持全國范圍內的紅綠燈識別、無保護左轉等復雜操作時,奇瑞獵鷹智駕算法仍依賴英偉達Orin-X芯片的硬件算力,部分核心模塊需與第三方合作開發。
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舍得砸錢,彼此的差距自然越拉越大,更糟糕的是,奇瑞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90%左右的高位,難以支撐在新能源與智能化領域的巨額投入,這也是為什么奇瑞迫切想要上市募資的原因之一。對此,董事長尹同躍在一場高峰輪壇上坦言“我們一直想追比亞迪,但越追越遠”。
與此同時,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過半的奇瑞,也正面臨著地緣政治、匯率波動、供應鏈穩定性等多重風險的考驗。
以美國市場為例,今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該措施已于4月2日正式生效,且特朗普表示這一汽車關稅將是永久性的。這對奇瑞而言,無疑增加了其進入美國市場或相關貿易的難度和成本。
美國汽車關稅上漲 圖源:white&case
總而言之,即便二十多年IPO長跑劃上句號,奇瑞汽車的全球化征程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期待港交所鐘聲敲響,也期待奇瑞永不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