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捏捏樂爆火
不是小孩就不能玩玩具了?當然不是。
近期一款來自中國玩具出海品牌“Mellojoy”,就成功抓住了日本消費者的心,7月才正式布局 TikTok 日本市場,9月就成功登上“玩具和愛好”細分類目第一,多款熱銷品甚至出現售罄的情況。

細分類目排名第一圖源:Fastmoss
詳細來看,Mellojoy的產品具有諸多吸引人的特點,就以其主打產品治愈貓爪捏捏盲盒玩具來說,首先產品本身采用的是柔軟的硅膠材料制成,擠壓、揉捏后還能恢復原狀,是很好的一款減壓玩具。
對生活、工作壓力大的成年人來說,軟乎乎的手感加上萌萌的造型,能帶來巨大的情緒價值和獨特的解壓體驗。
與此同時,該產品還融入盲盒形式銷售,能夠很好激發消費者對于集齊全部款式的欲望,對產品銷量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在TikTok日區,能看到好幾款來自Mellojoy品牌的捏捏玩具出現在熱銷榜上,光是上個月熱銷榜前10,Mellojoy產品就獨占4個席位,足以看出消費者對這品牌系列產品的喜愛程度。

多款產品熱銷?圖源:TT123
值得注意的是,Mellojoy很智慧的一點就是懂得如何“投其所好”。
在日本市場,Mellojoy看起來就是個本土感十足的潮玩品牌:在產品造型的選擇上,除了面包、蛋糕等誘人的甜點造型,Mellojoy還與日本當地特色食物相結合,推出了壽司、鯛魚燒、天婦羅等日式經典小吃捏捏樂玩具,進一步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壽司造型捏捏樂?圖源:Mellojoy
在廣告營銷上,Mellojoy借鑒了日本90年代起流行的經典玩具廣告套路,如“玩具從天而降”“變身附體飛來效果”等,不僅能引發消費者童年回憶,增強了產品的娛樂性,還加深了他們對品牌的印象,一舉兩得。

營銷借鑒日本古早玩具套路?圖源:Mellojoy
可以這樣說,Mellojoy 捏捏樂盲盒在日本市場的爆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精準的本土化策略、獨特的廣告營銷方式、產品自身的內容力驅動缺一不可,共同協同發展下為品牌出圈奠定了基礎。
2.大朋友的玩具
如今,玩具已經不再是小孩子的專屬,成年人同樣是玩具的一大受眾——有數據顯示,美國18歲以上群體貢獻了玩具消費的43%;日本成人消費玩具規模突破1.2萬億日元;歐洲18歲以上成年消費者玩具銷售額也達到26億美元。
舉個例子,此前就有一款迷你遙控叉車玩具在TikTok美國火了,一周狂銷近兩千件拿下2.5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3萬元)的周銷售額。在購物的受眾中,成年人占據著不小的比例,并且通過TikTok的傳播這一趨勢逐漸擴散。

小巧精致的叉車玩具?圖源:TikTok
一位用戶名為nikkiyef的TikTok博主,發布了一條其男朋友玩迷你叉車的視頻,并配文“不要給你的男朋友買一輛叉車,他已經玩了30分鐘了。”畫面也十分有意思,一位成年男性聚精會神地操縱著這款玩具,大人的模樣和小小的叉車形成了鮮明對比。
該視頻在發出后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網友的圍觀,并且表示叉車玩具的確很有吸引力,“我能玩一天,這太讓人著迷了!”
同樣在日本,此前日本動漫《排球少年》聯動推出了一款全球限量發售5個的官方徽章,拍賣單價竟高達8.3萬元。這些案例都足以證明,成年人對玩具的消費能力和需求都不容小覷。

排球少年相關周邊?圖源:中國青年報
說回玩具出海,其實不止玩具,所有品牌出海想要獲得成功,本土化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以泡泡瑪特為例,其在出海過程中就采取了不同的市場策略,還積極挖掘本土藝術家,打造符合當地文化的IP。例如在泰國的“Crybaby”系列就是由當地藝術家創作的。
總而言之,對出海品牌來說,只有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消費習慣等,才能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提高品牌的競爭力。
在未來的跨境電商發展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國品牌能夠憑借自身的優勢和創新,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