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獲大量假冒產品
近些年電商市場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假貨也泛濫不斷,相關監管部門打假行動一波接一波。
最近,泰國官方睫毛膏品牌Mae Rung與警方合作,查獲了一起嚴重的假冒產品事件,該事件導致該公司損失了超過1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1萬元)。
損失超100萬泰銖 圖源:khaosod online
這事還得從一次投訴說起,據品牌方公司代表透露,公司當時接到客戶投訴,稱購買產品后眼睛出現了不適癥狀,甚至有些人使用后眼睛變黑,而在此前該公司生產的產品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
在讓客戶退回產品檢查后發現,這些產品似乎存在假冒現象,而售假人是一位中國籍男子陳某。這些假冒產品不僅在包裝上與正品極為相似,而且數量巨大,大約3000件,其中一部分已經裝箱代發,另一部分仍放在倉庫中。
假冒睫毛膏產品 圖源:khaosod online
不過有意思的是,陳某否認了自己是貨主,表示只是幫助老板照看貨物。目前這些產品正在以極低的價格在市場上流通,對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為了維護品牌聲譽和消費者權益,該公司不僅扣押了所有假冒產品以供檢查,還配合警方展開調查,試圖找出假冒產品的來源和銷售渠道。同時該公司警告消費者,不要通過非官方渠道購買Mae Rung品牌睫毛膏,畢竟“便宜沒好貨”。
2、嚴打售假行為
在泰國電商市場,打假這事其實很常見了。然而受巨大的利益驅使,許多不法分子哪怕冒著風險也依舊抱著僥幸心理去制假售假,這令消費者和監管主體頭疼不已。
據泰國財政部副部長Paophum透露,過去一年中,泰國稅務部門查獲的假貨案件同比增長45.97%,達到3萬多起,收繳假貨總價值達到4.46億泰銖(約合人民幣9410萬元)。其中進口煙酒是假貨重災區,其次是摩托車、撲克牌、汽車、香水及化妝品等。
泰國查獲4.5億泰銖假貨 圖源:posttoday
比如在去年上半年,泰國警方搗毀了一個存放某知名品牌化妝品的大型倉庫,并在現場繳獲60多種不同類型的假冒商品,包括牙膏、護膚霜、化妝品等。據了解,這些產品均從中國訂購,線上銷售渠道約有44家網店,賣家每年的營業額就達到上億泰銖。
到了今年,泰國相關監管部門的打假行動還在繼續。2月份,泰國特別調查局在一場突擊檢查中發現一個存儲大量侵犯著名公司商標的服裝和其他產品的倉庫,包括日本三麗鷗的商標以及美國迪士尼的商等。
突襲曼谷假冒倉庫 圖源:DSI
一輪接一輪的打假行動,可見當下電商市場假貨泛濫不止。其實不止是泰國,整個東南亞市場,如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市場都正經歷假貨的困擾,這些市場均在積極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總而言之,隨著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未來各大市場還會繼續加大打假力度。這給了各位賣家一個警示,切勿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而走上一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