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銷3000萬
都說服裝是紅海賽道,各種價格戰打得火熱,新玩家難有出頭機會。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賣家能沖出重圍,從代工廠逆襲成品牌大賣。
國產女裝品牌Parthea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公開信息顯示,Parthea隸屬于深圳輝騰陽光貿易,如今已實現年銷3000萬元。到今年5月時,Parthea單月銷售額已突破百萬美元大關。而完成從新玩家到頭部賣家的華麗蛻變,Parthea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時間。
Parthea獨立站?圖源:parthea fashion
回顧Parthea的發展歷程,其實也繞不過兩點,產品和營銷。對Parthea來說,也正是產品打磨好了,營銷做到位了,Parthea的爆火才水到渠成了。
2023年,Parthea剛剛面世,手里做品牌的經驗不多,但之前給品牌做代工,實戰經驗非常豐富,要做出一件滿足市場需求的服裝也不難。關鍵在于摸準市場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Parthea在正式設計產品前,便在TikTok、Instagram等社媒上取經,尋找時下流行的服裝設計靈感。
Parthea?ins賬號 圖源:Instagram
有了合適的產品,Parthea著手布局營銷,因為初心就是要做自己的品牌,所以Parthea選擇入駐TikTok,在TikTok一邊營銷一邊賣貨。
事實證明,Parthea的這個判斷非常正確。比如Parthea的一條爆款碎花裙,最初是被一位達人自發分享帶火的。而Parthea反應也很快,隨即主動找上了達人,合作發布一條帶小黃車的視頻,一下就把碎花裙的銷量帶起來了。
而且,Parthea的產品靠譜,很多時候達人會主動聯系,Parthea只需不停地寄樣品,就能收獲源源不斷的流量。其中,一條爆款短視頻就能帶來上萬美金的銷售額。不僅省了品牌自己建聯達人的時間,還有效擴大了品牌聲量。
現在,Parthea已經形成一套自己的新品營銷打法,先請幾位頭部達人打造標桿視頻,接著請腰部達人擴大營銷聲量,最后再等素人達人主動聯系,為最后的銷量爆發添油助力。
Parthea?達人帶貨銷量排行榜 圖源:Echotik
當然,要做品牌,Parthea的目標就遠不止于此。在TikTok、Instagram等社媒,Parthea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營銷矩陣,既做品宣也做帶貨。對Parthea來說,過去是靠品牌策略打江山,未來就更要堅定走品牌道路,把服裝賣到全世界,做真正的全球品牌。
二、服裝品牌出海大勢所趨
事實上,Parthea也只是服裝出海的冰山一角。
過去,在生產端,中國工廠是占據了重要份額,一批賣家替海外品牌代工。但現在,不僅是國際品牌轉移生產,國產品牌為了全球化發展,也紛紛向海外轉移產能。整個服裝產業,都站在轉型升級的新起點。
而在消費端,全球電商規模持續擴張,社交電商爆發式增長,從亞馬遜、Temu到TikTok Shop,賣家出海的選擇越來越多。這從內到外的種種因素,都持續釋放著一個信號,那就是走品牌出海才能走出康莊大道。
今年一季度,知情人士透露,時尚品牌SHEIN營收已經接近100億美元,利潤超過4億美元。單看增長勢頭的話,它甚至超過了Zara母公司Inditex和優衣庫的母公司。
SHEIN一季度營收近100億美元 圖源:SCMP
而SHEIN能做到這一點,靠的不只是低價,還有背后一套極其靈活的本土運營體系。比如在巴西,SHEIN計劃把本地賣家規模擴大至5萬,同時布局臨時實體店提升品牌認知;在東南亞,SHEIN用智能工廠把印尼消費者的平均購買金額推高47%。
在SHEIN之后,像Halara這樣的新銳品牌,則完全是跟隨著社交電商的增長而發展壯大。在TikTok剛剛風靡北美之際,Halara把自己定位成“Lululemon平替”,把TikTok變成營銷陣地。
在TikTok運營電商業務后,Halara順勢開通小店,把流量轉化為真金白銀的銷量。三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Halara在TikTok美區的五家小店總銷售額已經超過1.2億美元。
Halara TikTok官號 圖源:TikTok
而在SHEIN、Halara之外,UR這樣的品牌選擇走更扎實的道路,用實體店敲開歐美高端市場的大門。今年3月,UR在美國開出首家門店,不僅占地面積大,超過2800平方米,而且位于紐約核心地標SOHO街區;5月,又在倫敦核心商圈科文特花園開了一家500多平米的旗艦店,店里60%的新品都是由UR歐洲設計中心主導開發。
UR紐約門店 圖源:fashion united
可以看到,無論是SHEIN的數字化運營、Halara的社媒引爆,還是UR的線下滲透,中國服裝出海已經跳出了過去那種“接訂單、代加工”的模式,進入更綜合也更深入的階段。
這意味著,在全球服裝市場,國產企業正在加速向上走,從掌握供應鏈到掌控設計、品牌等高價值環節,把品牌出海變成產品出海的新動力。盡管這條路并不容易,但方向已經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