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律賓站費率上漲
東南亞電商競賽的硝煙持續彌漫,Shopee一紙加價新規再次攪動行業風云。
消息顯示,近日,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面向菲律賓站點賣家發布了一則通告,宣布為了持續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資源,更好地支持多元化賣家群體,Shopee菲律賓站點將對部分費用進行調整,以保障生態的健康發展。
具體來說,自北京時間2025年9月3日起,Shopee菲律賓站點將引入一項平臺基礎設施費(Platform Infrastructure Fee),按照每單5比索(含稅,約合人民幣0.63元)進行收取。
Shopee菲律賓新增平臺基礎設施費 圖源:Shopee賣家中心
新增費率適用于賣家所有類型的訂單,包括跨境直郵、本地化履約及一店多運店鋪訂單。平臺允許賣家在2025年8月18日至9月14日期間調整商品價格,以覆蓋新增費用帶來的運營成本。不過,注意漲價幅度不能超過該費用增加的幅度,否則可能會被平臺視為“夸大不實折扣”。
此外,Shopee也給賣家留出了一點的豁免空間,比如,賣家店鋪每月前50筆凈訂單可以免受該費用。針對新入駐的賣家,在其上架商品起90天內生成的訂單,也無需繳納平臺基礎設施費。
平臺基礎設施費豁免細則 圖源:Shopee賣家中心
從平臺的角度來看,近年來Shopee在東南亞市場投入巨大,尤其是在倉儲物流網絡方面,通過基礎設施費轉移部分成本也無可厚非。
去年,Shopee旗下物流SPX Express就在菲律賓打造了一大最大的物流分揀中心,旨在實現運營全面自動化;今年7月,Shopee跨境店又傳來消息,為提升物流體驗,平臺將擴大物流服務覆蓋范圍,Shopee?菲律賓站點的?SLS-Express International(快速渠道?–?內地),新增適用區域?Zone C?和?Zone D部分地區。
Shopee在菲律賓打造新物流中心 圖源:BNN Breaking
而從賣家角度看,每單5比索的額外成本雖然看似金額不大,但對某些客單價低的品類比如美妝配件,日用百貨來說,5比索就可能占到2%-5%的毛利,賣家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此外,菲律賓消費水平并不高,很多消費者對價格變動十分敏感,賣家如果通過調價手段轉嫁成本,可能要面臨客流下滑的風險。
平臺收費常態化
事實上,獨立于平臺傭金、支付手續費等原有收費體系外的基礎設施費或者訂單處理費,已經成為Shopee拓寬利潤空間的新手段。
Shopee越南站自2025年7月1日起新增平臺基礎設施費用,每單3000越南盾;印尼站點緊隨其后,宣布自2025年7月20日起向所有賣家每筆完成訂單收取1250印尼盾的訂單處理費;而從下月起,Shopee泰國也將按照1.07泰銖/單的價格,向所有賣家收入平臺基礎設施費。
Shopee越南收取平臺基礎設施費用 圖源:Shopee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Shopee平臺的活躍賣家數量已達700萬。若每位賣家均需繳納基礎設施費或訂單處理費,長期累積下來,無疑將形成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更糟糕的是,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盈利競速的背景下,平臺收費逐漸常態化。不僅Shopee,近期多家主要電商平臺也相繼公布了費用上調計劃。
比方說,TikTok Shop by Tokopedia?于8月初宣布,為優化印尼全國的物流網絡建設,自2025年8月11日起,將對每筆成功交付的訂單收取1250印尼盾(約合0.6元人民幣)的訂單處理費。并且,無論賣家訂單最終是否退款,只要完成發貨,TikTok就將直接從交易金額中扣除相關費用,僅未發貨訂單可豁免,即使消費者后期退貨,訂單處理費也不會退還給賣家。
TikTok Shop印尼收取訂單處理費 圖源:CNBC
無獨有偶,東南亞另一大電商巨頭Lazada,也引入了“交易手續費”和“履約服務費”。
面對平臺持續上漲的費用壓力,頭部賣家尚可憑借其規模優勢與品牌效應消化新增成本;然而,缺乏差異化競爭力的中小賣家若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則極有可能在競爭中被逐漸邊緣化。
在此也提醒各位布局東南亞市場的賣家,面對平臺費率調整,務必提前做好戰略規劃。
短期內,可靈活調整定價策略,并充分利用平臺的豁免政策與補貼工具;中期來看,應著力優化供應鏈,并考慮逐步向高客單價、高利潤的商品轉型;長期而言,則需積極布局多元化銷售渠道,逐步構建品牌認知與競爭壁壘,以提升抗風險能力與持續盈利水平。
總而言之,頭部電商平臺的每項政策調整都直接關乎賣家生死存亡,賣家應保持敏銳、快速反應,通過精細化運營與長期品牌建設,在變局中穩健前行,避免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