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增12000名臨時工
隨著年終購物季的臨近,歐洲電商市場正迎來一年中最關鍵的時刻,為了在這個關鍵的節點繼續保證高水準,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加大了投入。
日前,亞馬遜宣布,在德國大幅增加季節性人手,今年共招聘約12,000名臨時員工,這一數字較去年增加了3,000人。具體而言,新增人力部分來源于新投用的分揀與配送設施,以應對黑色星期五和圣誕季的訂單增長。

亞馬遜德國招聘臨時工?圖源:X
不止電商平臺,德國物流行業在人手與運力準備上也普遍加碼。其中,德國郵政DHL為本輪旺季新招約10,000名季節性員工,并為其配送車隊額外租賃約11,000輛車輛;DHL的部分季節工將延長至次年1月,以便處理旺季之后的退貨高峰。
這場大規模的人力儲備戰背后,是電商平臺與物流企業對成本、合規與服務承諾之間的精細平衡。
實際上,亞馬遜在德國電商市場的投入一直沒停,可以說是動作不斷。
在今年6月,亞馬遜就在德國站推出了低價商城Amazon Haul測試版,讓德國消費者能夠購買到包括日常用品、時尚配飾、家居用品等在內的數千種低價商品,這一舉措也被業內視為對Temu等新興電商平臺的有力回應。

亞馬遜低價商城上線德國 圖源:aboutamazon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持續的投入也為亞馬遜帶來了可觀回報,德國已成為亞馬遜最大的海外市場,其貢獻的收入占到亞馬遜全年總收入的6.4%。
而在上一年,亞馬遜德國站點的電商收也達到39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82億元),同比增長8.7%,這一增速超過了德國電商市場整體增速,使其斷層領先其他平臺,穩居榜首。

2024年亞馬遜德國站收入達到396億歐元 圖源:ecommercenews.eu
更重要的是,目前亞馬遜在德國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擴張遠沒有結束。
2.德國電商市場
作為西歐一大主要電商市場,德國電商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目前依舊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此前,德國零售協會(HDE)發布消息稱,德國電商行業發展勢頭超出此前預期,預計全年銷售額將達到9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05億元),同比增長4%。作為對比,此前的預期增長率是3.4%。

2025年德國電商銷售額將達924億歐元 圖源:DHE
德國零售協會副總經理Stephan Tromp坦言:“盡管消費者情緒總體上不盡如人意,但在線零售商的銷售額仍比上一年大幅增長。”
在市場發展向好的同時,一些電商平臺也紛紛布局,例如在今年年中,Temu就計劃進軍德國食品市場,開始籌備相關事宜。這一舉動意義重大,因為德國食品飲料市場年銷售額常年保持在數千億歐元,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自然不能錯過。

計劃進軍德國食品市場?圖源:retaildetail.eu
而在今年3月底,TikTok Shop也開始布局德國市場,正式宣布將在歐洲開放的三個新站點中就包括德國。
然而,并非所有電商平臺在德國都能取得成功,也有平臺在衡量過后選擇退出德國市場,及時止損。
今年年初,進入德國市場15年的Wayfair宣布,關閉其在德國的業務并裁員730人。?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未達預期:據統計數據顯示,Wayfair德國市場的收入、客戶和訂單僅占總體“個位數的低百分比”。

Wayfair創始人的致辭 圖源:Wayfair
Wayfair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Niraj Shah更是坦言,“實現德國市場領先增長仍是一項長期而昂貴的事業。”
總體來看,德國電商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短期內,亞馬遜在德國的地位很難被撼動。
但未來,隨著更多跨境電商平臺在德國站穩腳跟,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各巨頭之間的博弈或將重塑德國整體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