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入上億美金
互聯網時代,強調用戶思維;AI時代,更強調以人為本。
放進賣貨的思路里,這便是滿足用戶需求。2021年底,創業人士許高看中AI錄音機賽道,成立深圳機智連接科技有限公司(Plaud.ai),目標是做一款真正實現技術、產品、市場三合一的AI錄音機。
AI錄音機品牌 圖源:Plaud.ai
次年8月,Plaud.ai面向海外用戶推出了首款智能錄音筆,主要的產品亮點是可以通過手機操控,并且具備物聯網功能。這是Plaud.ai的第一次創新。很快,到2023年初,Plaud.ai就已實現盈利。
同年,ChatGPT問世,給了Plaud.ai研發AI驅動型產品的絕好機會,Plaud.ai當即引入GPT,同時,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用戶需求,進一步完善了新產品。
2023年6月,Plaud.ai推出首款真正意義上的AI錄音機PLAUD Note,這是一個卡片大小,可無線控制的智能錄音筆。其外形輕薄,厚度只有約3毫米,支持Magsafe磁吸技術,能吸附在手機背后。同時,它還具備AI降噪優化功能,并支持錄音同步上傳至云端保存,避免數據丟失。
首款AI錄音機 圖源:Plaud.ai
當然,這只是作為一款AI錄音機該有的功能,PLAUD Note最大的亮點在于,能實現對錄音內容的高效提煉,并總結成腦圖、筆記或日記本形式的摘要,方便用戶復盤或分享。
這也是Plaud.ai產品最能體現對用戶需求深刻洞察的地方,因為常規錄音功能用手機就能完成,但如果要把語音轉文字,文字轉筆記這一系列功能總結在一個工具里,目前還沒有什么品牌能做到盡善盡美,Plaud.ai算是開創者。
也正因如此,PLAUD Note很快成為類目王者,截至去年7月,PLAUD Note已擁有超7萬用戶,累計銷售額突破1000萬美金,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AI錄音機。
PLAUD Note銷售額破千萬美金 圖源:plaud.ai
在PLAUD Note之后,Plaud.ai繼續在現有用戶需求上完善產品,推出了可穿戴式AI錄音機PLAUD NotePin,其大小和智能手環差不多,可以戴手上、掛脖上、別衣服上,適合經常移動,對話量大的工作人群。
靠著一年一推的三款產品,截至2024年底,Plaud.ai全球出貨量已超70萬臺,年化收入達到1億美金,同比增長高達十倍。
未來,在PLAUD NOTE 和 PLAUD NotePin的基礎上,Plaud.ai還將推出 PLAUD Air、PLAUD Glass等新產品,形成完整的PLAUD產品線,成為一家連接AI與現實生活的全球化公司。
二、洞察用戶需求
Plaud.ai能用三年時間,收入上億美金,這背后的關鍵在于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反映在更大層面,便是對細分市場的精準把握。
事實上,這在跨境電商圈里,早已成為主流趨勢。一方面,市場需求在逐步提升,這既體現在規模的擴大上,也體現在消費者對產品力、使用體驗等方面的要求提升上。作為跨境賣家,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產品,體會市場需求上。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即便是最前沿的領域,玩家規模也在持續擴大。這意味著,大部分人都只能做行業的追隨者,從現有的市場里尋找商機,比拼的核心在于選擇市場的眼光,以及組合創新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比誰更懂用戶需求。
現下,在跨境圈,能做到深喑用戶需求的賣家也不在少數。比如深圳臥安科技(SwitchBot),2015年成立,主營智能家居品類,其首款產品是一個可以附在任何對象上的智能開關,目的是解決用戶不想勞動的需求,例如遠程打開咖啡機,睡覺前關燈。
SwitchBot智能開關 圖源:SwitchBot
這之后,SwitchBot繼續拓展產品線,做出了智能窗簾開關,這是一個可以通過遙控、手機App和語音助手實現開關控制,把傳統窗簾改造成電動窗簾的智能工具。在日本,SwitchBot的智能窗簾開關十分火爆,預售金額就超過5338萬日元(約合264萬人民幣)。?
同樣的思路也能用在企業客戶身上。比如義烏一對95后夫妻,借錢創業賣塑料袋,早期沒客戶時挨家拜訪工廠,后期做出海業務,把塑料袋賣到各大新興市場。而這對夫妻創業成功的關鍵便在于對客戶需求的準確認識。
義烏夫妻塑料廠 圖源:1688
國內市場,義烏一天就能發出幾千萬的快遞包裹,這背后必然有著大量的塑料袋包裝需求;海外市場,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電商潛力持續釋放,本土賣家同樣需要大量的塑料袋包裝。這內外需求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條致富路。
可以看到,這些品牌和賣家能成功,無外乎是對客戶需求做了充分調研,自身定位也十分明確。對跨境賣家來說,這無疑是重要的啟示,畢竟好的產品和營銷,都需要對準消費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