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監管力度升級
在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各國的政策動向猶如“風向標”,深刻影響著行業的走向。
近日,有消息稱俄羅斯政府會議批準了一項關于規范數字中介平臺活動的法律草案,該草案將使市場的工作更加透明,并確保保護平臺上商品和服務購買者的權益。
數字交易平臺監管體系升級?圖源:объясняем
副總理德米特里·格里戈連科強調:“該文件制定了數字平臺運營的基本規則。特別是,市場上的賣家必須通過國家注冊機構進行驗證,平臺將確保與賣家簽訂的合同條款的透明度。這些以及其他新規定將為消費者創造安全保障,并為企業創造公平的條件。”
坦白來說,由于網購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還能有更廣泛的產品選擇,近幾年來俄羅斯電商市場的表現一直相當不錯,受到了大量消費者的喜愛。分析公司BusinesStat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俄羅斯電商市場支出達8.6萬億盧布,比上一年的6.1萬億盧布增長了42%。
俄羅斯電商市場支出?圖源:tadviser
早在今年4月份,俄羅斯副總理就坦言,“超過50%的貿易已經實現線上化?!痹俣茸C實了電商市場的迅猛發展。
面對行業如此快速的發展,如果沒有完備的監管,對消費者以及正常銷售的賣家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在一家大型電商平臺訂購了一部手機,但收到貨后明顯是假貨,隨后該消費者把產品退回到提貨點,等待退款。但賣家后續卻表示,該消費者并沒有把產品寄回,所以拒絕退款。無奈消費者只能求助律師,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溝通并提供了監控錄像,證實自己的確退回了商品,賣家仍不快速給他退款。
雖然最終一切都順利解決了,但該消費者表示“如果他們(平臺)不將自己定位為僅僅為買賣雙方提供互動平臺的‘市場’,那么很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好消息是,關于類似問題,在新規實施后將會有所改善。
2.行業愈發規范
近兩年,許多海外電商市場都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巨大的紅利增長期吸引了一大批賣家入場,其中不乏混入一些心存僥幸心理、企圖通過不法手段賺取黑心錢的不良商家,擾亂市場的交易秩序,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實際上在很早之前,俄羅斯就關注到了這一情況,并以兒童玩具產品領域為切入點出手整治。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發布文件表示,“我們將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2月1日,在俄羅斯開展對某些類型的兒童商品進行標簽試驗。”
俄羅斯開展兒童玩具標簽試驗?圖源:RETAIL.RU
無獨有偶,東南亞作為近幾年跨境電商領域的熱門市場,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假冒偽劣商品幾乎無處不在,已深深嵌入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不久前,越南電子商務協會主席阮玉勇直言,“嚴格檢查下,電商平臺上只有2% 的商品是合法的”這一說法立即引發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同樣存在問題?圖源:thanhnien
為應對假貨危機,越南工貿部也是毫不手軟,宣布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副部長強調,電商平臺不僅是交易中介,更需承擔起商品質量的把關責任。平臺必須迅速響應監管要求,下架違規商品,甚至將違規賣家“驅逐”出平臺,并防止其以新身份重新入駐。
目前來看,這樣大力打擊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已下架33000 余件違規產品,處理 11000 余個違規店鋪。
印度在電商合規監管方面也不甘落后,如果說假貨問題更多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那么一些“不合理的競爭”則是對其他賣家的巨大傷害。
此前印度執法局針對Flipkart和亞馬遜是否違反了印度投資法規展開了突擊調查,因為據印度競爭委員會此前的調查報告中稱,Flipkart和亞馬遜創建了一個獨特的系統來偏袒某些賣家,他們可以在搜索結果中占據有利位置,提高商品曝光率,這損害了其他賣家利益,限制了公平競爭。但對此,Flipkart和亞馬遜堅稱自己遵守當地法規,并強調自己只是作為一個市場銷售平臺。
展開突擊調查?圖源:techopedia
對于消費者而言,監管風暴將帶來顯著的正面效果,經過一段時間大浪淘沙之后,將提升整體消費體驗。總的來說,跨境電商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終結,賣家們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加緊立足于強監管的跨境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