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三方市場
考慮良久,百思買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電商大戰。
近日,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巨頭百思買(Best Buy)宣布,其已推出第三方市場,用戶登陸官網及移動應用,就能看到很多以前沒有的全新產品。
百思買推出三方市場?圖源:corporate.bestbuy
這即是說,接下來百思買也要像亞馬遜、沃爾瑪那樣,大力扶持三方賣家,通過三方渠道引入、儲存和銷售新的sku,并以抽傭形式獲取一定收入。
對此,百思買首席客戶、產品和履行官Jason Bonfig表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我們看到很多客戶通過電商渠道購買了大量消費電子產品。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整。”
這意思應該很清楚了,消費者網購習慣加深,越來越多的訂單轉向線上渠道,百思買怎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客戶流向其他零售商,于是干脆自己下場,把客戶再請回來。
為了展示誠意,這次推出三方市場,百思買不僅增加了商品數量,還引入了大量新的產品類別,比如補全現有的產品線缺口,提供部分老款相機電池或者老款智能手機殼;新增一些與現有商品形成搭配的品類,比如用來放大電視的家具、與廚房電器配套的炊具。
此外,百思買還擴大了文娛品類,新增季節性掛飾、樂器、藍光電影等文娛產品,并計劃引入授權體育商品,銷售包括手機殼、迷你橄欖球頭盔等在內的各種體育賽事周邊。
新增產品?圖源:corporate.bestbuy
現在,新的三方市場已經有大約500名賣家,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且必須遵守平臺的退貨政策。如果客戶不滿意貨品,可以直接退到賣家倉庫,也可以選擇退到百思買門店。
顯而易見,百思買的愿景已經不僅是做消費電子零售商,而是借著推出三方市場的契機,打破既有印象,打造一個全新的,以消費電子為核心,但是渠道更廣、品類更全的零售商形象。
這意味著,新的三方市場,不僅承載著百思買提升零售硬實力的希望,還肩負著為百思買擴充形象軟實力的使命。百思買首席數字官Frank Bedo表示,未來,在百思買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三方市場將是一項支柱性戰略。
二、尋求新增長
其實,百思買推出三方市場,并非一次開創性舉動,而是一次重新啟程。
早在2011年,百思買就曾運營電商網站,開通了加拿大和美國站點。但由于經驗不足,三方賣家庫存有近70%與百思買重疊,且三方渠道與平臺渠道相互獨立,消費者在三方買的東西不能在門店自提,也不能通過門店退貨,導致三方留存率很低,銷售額占比不足1%。于是美國站點又于2016年關閉,只剩加拿大站點繼續運營。
百思買曾運營美國電商業務?圖源:market place pulse
現在,百思買開放三方市場,即是重啟美國市場業務。而這背后動機,除了迎合市場需求變化,其實也為尋得更多發展空間。
一方面,自2022年以來,由于市場低迷,消費者支出調整,科技產品換新率降低,百思買業績遭受重創,銷售額連年下滑。
百思買業績下滑?圖源:CNBC
另一方面,今年高關稅政策接連落地,給百思買帶來極大沖擊。因為其銷售的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廚房電器以及許多消費電子產品大多都在中國或者亞洲其他地區生產。也因此,5月底,一季度營收未達預期時,百思買就下調了全年銷售額和利潤預期,并表示已經因關稅成本上漲而調高部分商品售價。
百思買因關稅下調業績預期?圖源:CNBC
種種跡象來看,這個節點,百思買推出三方市場,也正是其業務亟需提振的關鍵時刻。更多的產品和賣家涌入,不僅能擴充平臺商品種類,吸引更多潛在客戶,也能為其應對外部挑戰提供更多靈活性,比如根據關稅影響策略性地調整商品價格。
當然,現在推出三方市場,要面臨的競爭只會更大。在本土,有亞馬遜、沃爾瑪這樣的強勁對手;在跨境市場,還有TikTok Shop、Temu這樣的后起之秀。而且,經營三方市場意味著百思買需要打造一個合理的相對完善的規則和激勵體系,吸引有實力的賣家積極參與,否則便是重蹈覆轍,令三方市場淪為一個“空殼”。
這種種機遇和挑戰,無疑都是巨大的。但對百思買來說,做與不做的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只有全力以赴,把“如何做好”這個問題研究透徹,落到實處,才能把握機遇,直面挑戰,在市場激流中占領更高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