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亞馬遜報稅數據有誤差
自從亞馬遜根據《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及稅務總局要求,正式啟動向稅務部門報送賣家涉稅信息之后,各大跨境賣家圈就徹底炸開鍋。
而在10月31日前,亞馬遜已進行首次季度消息報送,范圍覆蓋2025年7月至9月期間的涉稅信息,包括交易數量、收入信息、支付給平臺的傭金和服務費等信息。

亞馬遜報送賣家涉稅信息 圖源:亞馬遜
結果近期許多賣家在與稅務部門對賬時發現,稅務系統收到的亞馬遜銷售數據,似乎和賣家后臺的net income對不上,甚至還高出了不少。
“發現亞馬遜信用稅額、促銷、退款全都沒扣。”
“亞馬遜英國站推過去的是含20%銷售增值稅的含稅銷售額,但VAT又不是我的收入。”
也有賣家信不過亞馬遜平臺嘗試自行對賬,結果越算越頭疼。一位賣家發帖稱,本來算了美國income發現和稅務說的有誤差,隨后賣家將加拿大站點的income也加上了,結果還是少了5萬多。若換成算product sales的話,則比亞馬遜申報的數據高出3-4萬。
“就算匯率差一點的話,也不會有這么大差別,我真不知道怎么報了。”賣家無奈表示,最終該賣家選擇先按銷售額申報。

亞馬遜賣家發現稅務申報數據對不上 圖源:小紅書
對此,一些賣家總結出了亞馬遜報送信息的規律:“平臺是按1099-K口徑申報的,也就是把整套毛收入都直接報過去了。”
具體來說,1099-K口徑是美國國稅局(IRS)要求第三方支付平臺向稅務機關報送交易數據的特定口徑,而1099-K報表主要申報的就是毛收入,即全年通過支付卡或第三方網絡交易的總金額,不扣除退款、手續費、折扣、運費、銷售稅和增值稅等。
而中國稅務申報通常凈收入口徑,即扣除成本、費用、退款等后的實際收入。也就是說,如果亞馬遜向中國稅務機關報送的數據是沿用的1099-K毛收入口徑,那么稅務系統收到的數據就可能與賣家后臺顯示的凈收入存在差異。

賣家與亞馬遜客服進行溝通 圖源:AMZ123
目前已有不少賣家向亞馬遜平臺反映這一問題,亞馬遜客服也回應稱后續會把推給稅務的那部分數據同步給賣家,用于自行核對,如若有偏差將協助處理。不過,目前這些回應僅停留在客服層面,具體調整方案未知,也不清楚什么時候可以落實,賣家的對賬焦慮仍未緩解。
二、稅務合規勢不可擋
在全球經濟聯動性持續加強的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蓬勃發展,初期充分享受了政策紅利與監管寬松的發展機遇。
如今,隨著國家對各行業稅務監管的日益收緊,疊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稅務領域的應用,稅務合規已成為行業無法回避的核心議題。
“萬事開頭難”,盡管政策落地初期存在一些執行層面的波動,但顯而易見的是,過往部分賣家依賴的“稅務灰色地帶”已不復存在,通過隱瞞銷售收入、個人賬戶收款、虛開發票等違規手段逃避納稅義務的行為也難以為繼。
稅務合規是不可逾越的死線,此前行業的多個真實案例,早已為跨境電商賣家敲響了警鐘。
去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溫州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就重拳出擊,在短短幾天時間里針對當地12家跨境電商企業的偷稅逃稅行為做出了行政處罰決定。

開出多份補稅罰單 圖源: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
公開資料顯示,該部門不僅查清了當地幾家跨境企業包含走逃(失聯)、未按規定如實辦理納稅申報等多種違規逃稅行為,而且還依法開出了稅務罰單,其中有企業連補帶罰數百萬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電商行業急速發展,近年來各大市場也在收緊稅務監管政策,堅持用強監管、嚴執行、重處罰來增強監管約束力和震懾力。
近期,知名摩托車生產商春風動力子公司CFP就收到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出具的補稅通知,表示該公司從中國工廠出口到子公司CPF的UTZ與SSV車型被錯誤分類,要求重新歸類并補繳稅款超1932.87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為1.4億元。

春風動力收到1.4億天價稅單 圖源:春風動力
總而言之,稅務合規已經從一道選答題變成必答題,跨境賣家唯有主動合規、規范操作,才能規避稅務風險,在行業長效發展中行穩致遠。
